最近一口氣把熱播劇《中國式關系》看完了,對于里面所呈現的中國的關系哲學,令我深思良久。
陳建斌飾演的馬國樑是國家機關里的主任,有著耳濡目染的官僚氣息,這在他一直以來以皇帝的架勢在家里自居顯露無疑。
一杯茶,一張報紙,關心國家大事,介意妻子沒有把每天的報紙按日期先后排列,卻從不噓寒問暖關心自己的老婆,連自己的女兒讀幾年級了也不知道,連老婆出軌也是后知后覺。
在幾經沉浮歷練后,終于在一場關系哲學里,從一個生活“巨嬰”逆襲成為能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真正意義的成年人。
他的故事,恍惚間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學生W,目前在英國讀大一。
最近聯系我,說起在英國留學的感受,各種怨天尤人,疑惑為什么同樣是讀個好學校,在中國要托親戚拜祖宗地找關系,而到了英國,卻需要全憑實力說話。
W初中時在學校是個中等學渣,簡單說就是成績從小就一般,但一直能混跡在名校讀書的神奇般存在。
他媽媽曾不止一次跟我說,我們不指望他成績有多好,別太差就行。我們做父母的,肯定也會為他想辦法的。言下之意,不言而喻。我自然也心知肚明。后來他也被霸氣地被送進了重點高中。
有一次下課,W不小心把我放在講臺上的杯子碰倒了,一下子就把我那“膚白貌美”的杯子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我剛想發火,為我剛買的杯子打抱不平時,他無所謂的說:老師,我覺得你的杯子該換了,我買個更好的賠你。
我強忍住了怒火,眼見著他一點沒有認錯的態度,一副不關我事的架勢,氣不打一處使。我瞪了他一眼,“收拾好,回座位”。
我剛看他走到垃圾桶旁邊,以為他是要來收拾這滿地碎片的爛攤子,結果他把掃帚和垃圾桶就這么隨手一遞就給了他同桌,滿不在乎地說“給你一百塊,幫我把他掃了。”
這個場景當時深深地震撼著我,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是怎樣的一種五味雜陳的無奈。
后來他果真買了一個特別貴的杯子給我,我特別不解的問他,遇到事情,是不是都是這樣解決的?
他一番話,更讓我心驚肉跳。
他說:老師,你沒聽過嗎?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
這句話,似乎很耳熟,看似是在說明,遇到什么事要鎮定,不要慌張焦慮。但他用錢的方式,讓我覺得細思極恐。
在他眼里,那時所有的事,都可以自己不用思考解決,用錢就都解決了。大千世界百雜碎,一個十幾歲的小孩,這樣的思想竟已根深蒂固地深入于他。
中國式關系于他,是他與爸媽間的不言而喻,是與老師禮尚往來的默契,是與同學間的金錢勞役,不得不令人不寒而栗。
離開中國,現在的他,在脫離了中國式關系后,他便徹底淪為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巨嬰”。
何謂巨嬰?顧名思義,就是只長身體,不長心智的巨型嬰兒。
我想起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何潔離婚事件,雖說網上一面倒何潔三年沒買包,大量粉絲為其抱不平。但其實也不必太過興師問罪,三年買包的幸福感怎么能和給她的大寶小寶買一個奶瓶消毒器的幸福感相提并論呢?
而她的老公赫子銘,如果求助情感熱線的錄音屬實,又確確實實地展現了一個巨嬰的真實形象。年過三十,除去戀愛時的呢喃細語,沒什么實質的長進,沒有錘煉好的演技,沒有長足的人生追求,只知道打游戲。
孰能忍暴脾氣的何潔就不能忍了,婚姻怎能不亮紅燈。婚姻,原本就需要兩個人朝著一個方向,走向同一個目的地,任何一個人中途被誘惑停步或者轉而走向另一條岔道,都可能分道揚鑣。
然環視周遭,你能發現,這樣的巨嬰還真不少。
有沒有女朋友跟你說,哼,你情人節再不給我買禮物,我就不理你。這種句式不就是小時候,我們威脅媽媽說,你再不給我零用錢我就不去上學!這種胡攪蠻纏的兒童式用語嗎?
而我們的家長,大多會妥協,塞幾塊錢權當打發,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在小孩眼里,吵鬧和胡攪蠻纏就能拿到錢,于是變本加厲。
實際生活中,你也可以經常可以發現,有不少這樣的巨嬰環繞周圍。
“我很想成功,我想過上我想要的日子,可是我沒本事沒背景沒錢,又不想太辛苦,我該怎么辦?”
“我每天也想很多,想要的很多,我想改變,可是我不知道怎么開始,不知道怎么辦?”
像類似這樣的留言在后臺有很多,我有時候覺得有些無奈。
一個粉絲吐槽說想找工作,生孩子后一直全職在家帶孩子,現在孩子三歲了,想重新找工作,但是卻各種不順。
我問你想找什么工作呢?
她說不想找銷售的,因為以前一直做銷售,覺得早出晚歸太累。
我說那就找辦公室文員的,她又說自己打字太慢,而且做文員沒出息。
我說那就去學一門技術,做個技能類老師的。她又說現在都幾歲了,學完都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我忽然意識到談話已經進行不下去,因為我發現,她所有的關注點都只在于困難本身。此時我只能告訴她涼拌炒雞蛋了。
? ? ? ?
這就是典型的“巨嬰”思維:不去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單純只在腦海里構筑理想帝國,想象著成功的喜悅而又不想在現實的世界里付出,最終無所適從,依靠游戲消遣來泄憤抗壓。
當思想與行動脫節,我這時只能無奈地和她說,你還是好好在家里帶小孩吧!
在別人那里,永遠沒有一個現成的答案。你只有訴諸自己的內心,付諸行動,成功才能靠近你一點。當你不再執著于困難本身,而把目光關注于希望達成的目標上,你自然就知道怎么辦了。
來自公眾號“有顏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