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離我的城市越來越近時,分明聽到了內心的沉重,說不清這種沉重來自于哪里,是將要面臨某種離別流露出的負面情緒?還是因為又得回歸到被滿是霧霾包裹著喘不過氣的空間,卻為自己的無力躲避感到悲哀?我的確懼怕了這樣的空氣,除了呼吸受到了阻礙,同時也恐懼隔著重重濃霧看不到自己的明天,更害怕靈魂迷失在霧霾中再也找不到了家。我想,思想里住著這樣一種患得患失的迷茫,對于誰,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然而,逃避終究不能解決問題,我接納了第一幢熟悉的樓房沖進視線時,幾乎聽到了霧霾變成了渾濁的河流,正在一寸一寸的接近我,我甚至能感覺到即將沒過腳面的渾水帶著徹骨的寒意向我慢慢襲來,我且行且懼。
這是一種多么讓人難以承受的怪念頭,我羨慕極了趟在河流的人們,他們自便挽起褲角,自便用自己的生存方式渾水摸著魚,以平實的心態從容地打撈著屬于自己的幸福。說起幸福,我始終對這個詞匯保持著高度的敏感,對我而言,幸福從來就是個模糊的概念。因為對生存的貪婪,使我在很長一節光陰內幾乎完全喪失了最起碼的辨別能力,如同一個可悲的失去視覺的盲人,對幸福的認知,僅僅是一半靠去提醒,一半靠去摸索。
在我趟水之前,對自己也曾擁有過短暫并且清晰的幸福深信不疑,就在剛剛,我還在一個沒有霧霾的城市呆著。那間短時間可以屬于我的屋子里,到處彌漫著花香與書香的氣息,她們纏繞在一起,構成了一堵濃厚的墻,將冬天里的寒冷與煩惱不留半絲情面拒之窗外。我喜歡在這種有家一樣的感覺中趴在窗臺上看著外面的世界。這個季節,曠野中的任何生命早已談不上什么精彩了,藍天與白云之間,一座座連綿的山脈正以休眠的方式卸掉戎裝,將自己素裹成一尊令人仰止的睡佛,肅然的神態讓你難以琢磨,他修煉于夢中?還是,做夢,對他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修煉。隔著窗,我是那么虔誠地朝拜于他的神秘,并且許了愿,甚至還用一枚硬幣決定過我的命運。冥冥中,我幾乎聽到了一種遠不可測的聲音,提醒我,不用滿世界游走了,因為我已經打聽到了幸福的下落。順著這個感念不太明晰的聲音望去,眼前,那片沉默似海的世界,現如今只余下一片朦朧的灰色,仿佛是某種不愿意被渡化的靈魂,垂著頭徘徊在“睡佛”腳下,正以殘存的寒意,表達著它對生態最后的抗爭。
除了有趴在窗臺凝視外面世界的習慣,同時也戀上了在這個總給我締造了一種轉身便是春天的假象的房間里,看書累了之后,然后去細致地端詳著一盆盆姹紫嫣紅的生命,一遍又一遍。她們具備的美,源于她們錯開了季節,正是因為她們在命運面前高傲的仰著頭,才凝結出一種獨世的風姿。富有情調的主人幫她們打造了命運,而她們卻給自己塑造了一個不屈的靈魂。和這些被書香熏陶出來的美同處一室,我驚奇地發現一個秘密,還有什么比能夠順暢的呼吸感到更幸福的事呢!帶著一種純度極高的思想,我時常會合上書,從故事里走出,不自主俯身嗅著各色花蕊中散發出的香氣,這些抓不到、看不著的氣味有著神一般魔力,讓我幾經認為,自己就站在了春天的一角,并且真實的感受到,深埋在花草氣息中去翻閱著別人的故事是一種多么美好的享受。
說到書,似乎只有它可以肆無忌憚的揮霍著我生命中大部分時間。我喜歡讀那些靈魂極鮮活,形態極具體,深刻并且生動的故事,他一如一位久違了的朋友或者戀人,再次重逢后,我們摒棄了熟悉前的陌生感后,相互毫無芥蒂的傾吐著別后的故事。并且驚奇的認為,原來,在我們道不盡的人生里,有那么多從沒發現過的相似之處。相同的人生觀、相同的價值觀、相同的審美標準......曾經,好大一段歲月在彼此內心刻下那些與對方無關的傷痕早已由疼痛變為追憶,再一次被我們從心底翻出晾曬在了記憶的頂端。在他的故事里,我自嘲過自己的淺薄,在我的故事中,他疼痛過我的飄零。“因為經歷,所以懂得”這些濃縮在生命里提煉出鮮見的精華將我們的思想拓展到如同沙漠般曠遠。并且指使我們的心靈共同背負起某種責任行走在“沙漠”中,以從容的聯想來代替現實的尋找。到底我們要尋找什么?這是個不太清楚的理想,或者是為從彼此的身上進一步看清自己?也或者為給對方樹立一面鏡子,告訴對方,世界上總有一個為你量身定做的影子等著與你身形合一。即便有一天到了生命終結的那一刻,想來也無憾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已經不大習慣長時間浪跡在某個故事中去尋找不真實的自我了,偶爾會抽身把自己安放在一個居家女人的位置上支配起了油鹽醬醋 。從沒想過,自己竟然是這樣一個稱職的女人,原來,我也能夠把慢慢流淌過的光陰切割的如此精致細碎,并且把每一絲心情都涂滿了濃郁的生活色彩。而后再將這些帶有別樣的生命味道注入到菜肴中,在夜色將晚時,找一個角落坐下,捧著書,側耳傾聽著將要為我破門而歸的腳步聲,我知道,那是一種提醒幸福存在的聲音。幸福,有著姿態萬千的儀容,但她們的共性就是簡單并真實著。
就這樣,帶著滑稽的心態完全融入到屬于我的城市里時,突然感覺到如同洪水般的霧霾,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刺骨寒冷,更不似一副煙鎖重樓的灰色狀態。原來,身體的寒意完全在于一念之間。我所排斥的迷霧僅僅是對生活的恐懼,這些恐懼源自于我一次次縱容著心態縮在脆弱里作著垂死般抵御,卻不夠勇敢去直面人生。那些因瑣事滋生出來的負面情緒本應該是完整人生的一部分,可在我眼里就變成了一道道跨不過的坎兒,只會在坎兒的一端躑躅不前,卻很少去想想,無論過去與否,我依然會走進明天。然而,令人無奈的是,明知道不是任何人都有機會看到明天,我卻總是端坐在輕易得到的機會里招搖著自己的無能,這不得不承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多么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能夠把將要再次路過的坎坷當作生活中的另一種起點,平靜的去接受有可能遇見的任何一種挫折。
多么希望思想能夠真正融進自己所悟到的禪理;生活,自有它的殘忍之處,更有它的絕妙之處,這才不失為一個完整的人生。
多么希望明天就像今天一樣,將身上所有不能稱之為負重的負重全部遺棄在人生的岔口,重新舉起手,再次推開生活的大門,去尋回曾經逃逸了的美好,和輕易被忽略掉的人生。而后向從身邊掠過的眼神輕松地揮揮手,道一聲;君且慢行,我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