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軍退出第五代戰斗機以來,鼓吹者一直吹噓起卓越的技術性能——省油,超音速巡航,先進的航電設備以及不易被敵雷達的發現的隱形性能,能幫助美軍占領新世紀的制空權。如今美國已經開始將F-22/F-35兩種隱形戰斗機部署到中國附近基地,以實現對中國的包抄。
不過,他的野心與能力可能會出現嚴重脫節。近日,美國海軍陸戰隊一架F-35B聯合攻擊戰斗機的武器艙在最近的一次訓練中著火,這是該機型首次出現重大事故,而這一把火可能就要燒掉200萬美元。F-35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及生產的單座單發戰斗攻擊機。該機長15.7米,翼展10.7米,空重13.3噸,最大速度1.6馬赫,航程2000至2220公里。F-22既是世界上第二款服役的第五代戰機,也是唯一一種已服役的艦載五代機。
相對于確保空中優勢的老大哥F-22,F-35的空戰屬性沒有那么好,更側重于前線支援,目標轟炸等任務,并發展除3種主要衍生版本,包括F-35A/F-35B/F-35C。此外,F-35能夠在航母和兩棲艦垂直起降,部分航電系統也比F-22要先進。但從價格上來說,F-35完全是一個“坑貨”。最初,美國預計成為4000萬美元,美國的盟友也看好它,下了幾千架的訂單。可在研發過程中,接連出現問題,不斷追加經費,導致F-35的研發成本比老大哥F-22還翻了好幾倍。目前,一架F-35的價格大約是1億多美元,再加上平攤研發成本,其造價高達2億至2.5億美元。盡管錢沒少花,但核心問題在于該機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特別是該機的發動機能量不足,而在進行大機動過載時極易發生意外。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稱,五角大樓F-35項目聯合計劃辦公室8日證實,該戰機項目需要追加5.3億美元才能完成研發。其實,F-35的優勢本來就是想依靠優秀的機動能力改變機頭指向,繼而獲得“攻擊窗口”,但發動機能量不足將嚴重制約它的機動性能,從而使戰機身處非常危險的境地。
不僅F-35存在嚴重安全隱患,F-22也存在致命缺陷。大家都知道,戰機要獲取勝利有四大因素,即戰機數量,飛行員素質以及先敵發現,抓住瞬間機會消滅敵人的能力。在這四大要素中,美軍F-22數量極少。目前美空軍編制有6個“猛禽”作戰中隊,其中5個中隊只有21架處于戰斗飛行狀態。戰時,能夠飛出本土執行任務的戰機數量非常有限,這很可能會陷入被敵方“圍毆”窘境。同時,由于F-22戰機數量的限制,美軍使用F-22的飛行員也存在嚴重不足。更為重要的一個最基本的缺陷——載彈量嚴重不足。為了隱形,F-22所有機載武器藏于機身內部,導致一次可攜帶的武器數量較少,嚴重制約其攻擊能力。特別是在有敵方電子干擾的情況下,F-22的導彈會很快打光,從而自陷險境。
?
可能有朋友這時就要問了,美軍隱形戰機既然這么不堪一擊,其還要花費大價錢繼續搞,這是“喝醬油耍酒瘋—‘閑’(咸)的嗎?”。其實,您要看了下面的分析您就清楚了。美國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就需要制造先進的戰機,為此燒錢再多也在所不惜。何況,這些錢可不是打水漂的,必須攤入到售價中。而同一款戰機,美軍自己采購和盟友采購,價格又不一樣。美軍自己采購是最便宜的,澳大利亞買就要貴些,日本買更貴,印度要是想買,那就必須重重敲上一筆了。美軍戰機即使在使用時常常會自陷險境,也要繼續往下搞,其實也多虧了這些能夠出得起天價的“好朋友”了。反過來說,若沒有了這些“好朋友”的大筆投資,估計美國也早就消停了。各位網友,您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