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分享:
今天主要講了兩點,第一點的就是,我們教練需要掌握的技術之一聆聽。
那聽什么呢?就要去聽他說話的動機,然后呢他說的這一段事情里邊他的行為是什么,最終產生的結果是什么?
人們在聽的時候有一些不好的習慣:
邊聽邊批判和否定
選自己喜歡的聽
聽違背自己價值觀的事情會抗拒。
作為教練,我們需要避免以上三個壞習慣。我們要使用3R法來聆聽。
接收:百分之百的投入去聽
反映:過程中及時將自己的狀態或對方狀態反饋給客戶
復述:有些意思不明確的要通過復述來核對客戶的意思。
第二點就是聆聽:我們要引導客戶區分,他說的事實是什么?他把這個事實演繹成了什么?他是把事實演繹成正向反饋還是負向反饋。如果是負向反饋,則要幫客戶遷善為正向反饋。
還有我們要搞明白什么是他的渴望,什么是他的目標,我們要幫他把他的渴望和目標連在一條線上。
聆聽:
聆聽是教練需要掌握的能力之一,聆聽的目的是為了搜索被教練者的信息。但是,普通人在聆聽過程中,所以很容易犯以下三個錯誤:
1、邊聽邊批判和否定。
2、選擇聽自己喜歡聽的部分
3、一邊聽一邊按自己的想法進行演繹
這是由于普通人在和被教練者溝通時,很在乎自己的感受。焦點沒有放在被溝通者的身上。想做教練需要學會以下聽的技術:
要做到專注,忘我,求知,開放
1、要做到忘我,忘記自己的存在,焦點集中在被溝通者和他說的事情上。
2、要真的想搞明白客戶所說的事實。
3、要有開放的心態,讓對方把所有的看法和觀點都 說出來 。不否定不拒絕。只有把自己打開了,才能有效的接收信息。
可以總結成3R技巧:
接收:百分百接收 ,不否定不抗拒 ,
反映:反映自己和對方當下的狀態。比如聲音太小,語速太快,自己沒聽清之類,
復述:對一些沒明白意思的內容,向對方復述一遍自己的理解, 和對方核對
聽的過程中重點聽什么?3F(情緒,事實,出發點)
關于區分:
區分是為了將吸收的信息進行篩選,抓住有效信息進行分析和提問。協助對方提高對自己的了解 ,讓他清晰 的認識到自己的位置和問題。幫助他將自己的渴望和目標達成一致。
教練需要掌握四個基本能力:聆聽,區分,發問和回應。
聆聽:
我們聆聽時,要排除自己內心的干擾,才能聽出背后的真實信息。
要注意焦點不要放在自己身上,需要排除的干擾:
1、一邊聽一邊批判否定。
2、一邊聽一邊演繹,按自己特定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事實。
3、選擇性的聽自己喜歡聽的。
4、只是外表裝聽。
良好的習慣:焦點要放在客戶身上
1、忘我(放下自身的情緒,身體狀況的干擾)
2、專心(專注于客戶身上,不分心,專注于當下)
3、求知(真的有意向接收客戶傳遞的信息。
4。開放(不會因為與自己的取向差異而排斥抗拒)
聆聽的3R技巧:
接收:毫 無保留百分百的去聽
反映:反映自己聽的狀態,對方說的狀態給對方
復述:求證聽到的重要的信息,確保無誤。
聆聽的方向-3F:
情緒
事實
出發點
區分:
1、同情和關心
區分的作用:
協助對方提高對自己的了解
協助對方清晰自己的位置
開啟對方的信念范圍
支持對方遷善心態
區分的兩個角度:
事實:真實發生的事件,本身是不可改變的
演繹:客戶選擇看待事實的特定角度或邏輯,是可改變的
演繹又分為正向演繹和負向演繹。教練要把客戶的負向演繹遷善到正向演繹。
事實和演繹的混淆容易發生在三個維度:
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人物:自己或他人
關注點:局部/整體,內部/外部,人/事,意愿/能力,正面/負面
當下出發點:目標和渴望
目標:客戶長遠想做到的方向和理想。
渴望:客戶當下的出發點與欲望。
目標與渴望的方向應該是一致的,如果 客戶的目標與渴望的方向不一致的話,說明必定有障礙存在,障礙屬于客戶信念的范疇。
教練區分的方法論:
1、發問,A=B嗎
2、論述 A不等于B
3、回應 A不等于B=C
4、要目標還是渴望,渴望要等于目標
一個案例分析:
動機:我想女兒好
行為:安排女兒學習
結果:女兒不開心,我也不開心
區分:女兒學得好
=找到好工作
=嫁得好=女兒開心
這些安排 為女兒,很付出=這些安排為自己,很自私
想為女兒好
=幫助女兒做安排
=操控女兒
媽媽強迫女兒學很多=支持女兒自己學很多
媽媽想的=女兒想的
作業1:工作努力卻經常遲到的員工訕訕的說,不好意思 ,我的時間觀念不好,下次不會了。
動機:希望以后自己不遲到
行為:為自己遲到解釋原因
結果 :分辨后的結果未說明
目標是以后不遲到
事實:經常遲到
演繹:時間觀念不好
既然時間觀念不好=經常遲到
解釋原因=以后不遲到
作業2:員工上班規規矩矩,老板總是抱怨:“我那些 員工,你叫他們做什么他們就做什么,就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怎么說也不改。
動機:希望員工主動做事
行為:說員工
結果 :不改
抱怨=主動做事
事實:員工上班規規矩矩
演繹:叫他們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本能力,聆聽,區分,發問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