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的第一天,回家晚了。匆匆忙忙進門,果然看到擺了一桌子的各種教科書、作業本,外加一個撅著嘴的小姑娘在迎接我。
今天要包書皮,每年的這活,她都必須讓我干,她說媽媽寫的名字很好看,包的書皮還很平整,我也樂得效勞。
放下包,拉過凳子,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我說:“你先去睡覺吧,太晚了你早晨起不來!”
她從我包里抽出露在外面的書,一屁股坐在沙發上,雙腿一蜷,把書放在膝蓋上,邊看邊說:“我不瞌睡,等你包完書皮再睡!”
我邊包書皮邊說:“那也行,我很快就包完了。現在這書皮可真好,一撕一粘就好了,哪像我上小學的時候,用的都是牛皮紙,你爺爺奶奶真的要包一晚上!”
小姑娘聽著來了興致,接二連三的問題,非得讓我講講那時候的書皮是什么樣的。
小時候,包書皮用的是牛皮紙,就那種很粗糙有點硬的褐色的紙,就這也不是買的,村里有人蓋房子,會買水泥,裝水泥的袋子,就是牛皮紙做的,家里有學生的家長,會把那些水泥袋子收集起來,以便給自家孩子包書皮用。這種牛皮紙,平整的地方很少,有很多褶皺,別看我爸爸那雙掄鐵錘拿鐵鍬的手無比粗糙,但是干起細活來也是毫不含糊。每次,爸爸都會先把牛皮紙袋子剪開,剪掉邊邊角角的部分,平鋪在桌子上,然后在牛皮紙上噴水,再用重物壓在上面,過一段時間再看,水蒸發了,牛皮紙也變得很平展,這樣包在書上,也很好看。折進去的角,還要固定住,這時候,媽媽打的一鐵勺漿糊就上場了,那白白的黏糊糊的東西,總讓我想起涼粉,經常有挖一勺吃到嘴里的沖動。等包完所有的書皮,爸爸把書分成兩摞,每個書皮上在噴上少許水,最后再壓幾塊紅磚在上面,等收拾完所有的東西再睡覺,已經很晚了。
第二天起床,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取下紅磚,把書一本本的取下來看,果然每一本都很好,這才高高興興的裝進書包上學去了。
后來,還有一種材料被用來代替牛皮紙,就是用過的舊掛歷,有圖畫的那一面自然是被包在里面的,只看外表,白白的,滑滑的,不用噴水,也很平整,比粗糙的牛皮紙要好很多倍。但是卻總覺得,這種掛歷做成的書皮,徒有光鮮的外表,缺乏牛皮紙的厚重,連書香氣,也被淹沒了。
再后來,商店開始賣牛皮紙的書皮,也是裁剪好的一大張,顏色變成了淺卡其,紙質也不同于水泥袋子,很光滑,還泛著亮光。這時候,我已經可以自己包書皮了,但是紙張變好了,我的技術卻不好,每次看到那被剪的殘次不齊的邊緣,還是覺得牛皮紙袋子包的書皮最好看。
小姑娘聽得饒有興致,托著腮看著我:“你說的我都想讓爺爺用牛皮紙給我包書皮啦!”
“媽媽,你想不想吃點什么?點心或者西瓜什么的?我去拿!”
不容我選擇就跳下沙發,端來切好的西瓜,把點心也放在另外一個盤子里非得讓我吃。我說:“我騰不開手,你先吃。”她蹲在我身邊,捧著一塊西瓜吸溜吸溜的吃,邊吃邊抱怨著:老師也太狠心了,非得讓今天包好所有的書皮,也太多了,你都不能早點睡覺!
我撲哧一笑:“不是老師狠心,是媽媽回來晚了。不過也沒事啊,你看,這不快完了嗎?”
她繼續吃西瓜,嘟囔著說: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