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注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倦怠這兩極之間”。——叔本華
為什么要安放?
- 喧囂的"世界",搶占著我們本就為數不多的稀缺的注意力;
- 如果我們的“自我認同”還建立在他人之上;
- 而身邊周遭的對比無疑讓自我更加焦慮;
- 那些關鍵選擇努力過后的失敗,給自己的挫敗感和自我懷疑;
- 對自己的不滿和對當下生活的不滿通過代償的快速/短暫的興奮、快樂來使自己麻痹;
- 再來上一個我們大抵跑不過時間(時間的快速流逝,很多已沒有自由選擇機會,有些也不得不被迫選擇,而自己是否真正開始承擔起責任)
- ……
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們被這種狀態下的自己深深鎖死,在焦慮和倦怠的兩級不斷徘徊。
我們身在這這樣的局中,受制于舊有模式、限制信念、思考方式等,跳不出局。
在這些時候,我們更想要找到一個終極答案,對于人類而言:“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如此以便讓那顆憂郁暴躁迷茫的內心得以安放。
Change
2021-08-27 by桃花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