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溝通行政部在開展了一次全員質量意識培訓,為了保證學員們能持續學習并且不斷進步(以及更少的占用上班的時間),特意要求行政部建了一個公司內部的質量意識學習群。我會定期在群里發布一些與實際工作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學習。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即簡單又復雜的PDCA循環,它是由沃特·阿曼德·休哈特“統計質量控制(SQC)之父”提出,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推廣,因此也稱為“戴明環”。(注:百度百科解釋是錯誤的,不是由戴明提出來的。)
PDCA分別代表了四個單詞含義如下:
P(Plan)--計劃,根據任務的目標和要求,制定科學的計劃;
D(Do)--執行,實施計劃;
C(Check)--檢查,檢查計劃實施的結果與目標是否一致;
A(Action)—反饋,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里。
PDCA(新Plus版)
P(Planning)——計劃職能包括三小部分:目標(goal)、實施計劃(plan)、收支預算(budget)。
D(design)——設計方案和布局。
C(4C)——4C管理:Check(檢查)、Communicate(溝通)、Clean(清理)、Control(控制)。
A(2A)——Act(執行,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Aim(按照目標要求行事,如改善、提高)。
有沒有覺得很像我們的企業文化(要事方法論):先問目的,再做推演,親自打樣,及時復盤?
我們可以用一個案例來說明如何使用這個工具:
P今天天氣不錯,心情也很好所以我決定嘗試一下我人生的第一次蛋炒飯。為此我決定做一個計劃,并確定我想要的結果。計劃(百度制作方法—購買食材—烹飪—吃),結果(黃金蛋包飯、粒粒金黃、不咸不淡)。
D我開始按計劃執行。
C最后我的蛋炒飯是什么樣的?只有一半的米飯是金黃色的,但是味道還不錯!!!
A總結一下經驗:1、本次做炒飯味道非常好,對于鹽的量的把控,以及火候的把控都非常不錯,一定要記錄下來這個過程,作為下次蛋炒飯的經驗。
2、黃金蛋包飯只成功了一半,原因在于雞蛋放少了,這個一定要作為下一次的改進重點,找出最合適的雞蛋用量。
通過這個案例相信大家對PDCA的循環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這只是它的冰山一角。PDCA說小可以說到我剛才的蛋炒飯;PDCA的循環說大可以說到質量體系的內在循環。下圖就是一個ISO9000中的PDCA循環過程。
高大上的質量體系里面有它,生活瑣事也可以借用它,那么應該如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參加工作的第三年我就有幸去北京參加過QC小組的培訓(感謝老東家),這個培訓重點講的就是PDCA如何在產品實現過程中進行運用。
PDCA在產品實現過程中的應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質量改進,一般分為八個步驟:
步驟一:分析現狀,找出題目。一般使用質量工具—柏拉圖來尋找改進項目。
步驟二:分析產生題目的原因。一般使用質量工具頭腦風暴法、魚骨圖、關聯圖等。
步驟三:要因確認。控制變量法區分主因和次因。
步驟四:擬定措施、制定計劃(5W1H)。為什么制定該措施(Why)?達到什么目標(What)?在何處執行(Where)?由誰負責完成(Who)?什么時間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
步驟五:按措施與計劃執行。
步驟六:檢查、評估效果。
步驟七:標準化,固定成績。標準化是積累、沉淀經驗的最好方法(技術積累),也是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
步驟八:處理遺留問題。所有題目不可能在一個PDCA循環中全部解決,很多問題也不可能解決徹底,遺留的題目會自動轉進下一個PDCA循環,如此,周而復始,螺旋上升。
看到這八大步驟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摸腦袋了,一個質量改進有必要這么復雜嗎?“大道至簡”的前提是你必須先擁有系統性思維,能夠系統的去剖析問題,再將其歸納總結為及其簡化的內容!就像我老領導常說的一句話“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處于什么狀態就該做什么事,既然我們還停留在看山是山的階段,就應該像企業文化里說的一樣(專業方法論:先做僵化,然后優化,再做固化,后做簡化),先按標準的步驟去執行身邊的產品過程改進,然后不斷地通過表單或是其他手段優化,再形成固化的流程,最后你的腦袋里自然會浮現出一個極其簡化的PDCA循環。希望大家能夠嘗試著按照這個步驟去執行你心中的質量改進,我也會分享一些網絡上優秀的質量改進模板給大家參考。
我們的題目是PDCA工作與生活,工作我們說了,我們再聊聊生活。前段時間我坐公交遇到一個父親,接孩子放學回家,一路都在抱怨學校老師水平太差,導致自己孩子成績那么差,罵完老師罵孩子,說你怎么那么笨,回家寫作業也不積極,也不會安排自己時間,每天都整到十點以后。我就默默的嘆了口氣“這個父親的擔當在哪?”
一個人如果想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環境,如果講方法論,PDCA就是一個簡單實用的辦法。大學里有句話我很喜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說的就是改變自己才是一切期望的開始。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就要重新認識身邊的事物,從中獲得知識與思想的提升,以其作為修身的前提,進而影響身邊的人和事物,改變自己的家庭,改變自己的生活。
生活就是一堆又一堆的大事小事,每一件事都可以看作一個小小的改進循環,讓你的生活與工作都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好。一顆期望把蛋炒飯,做到盡善盡美的心,肯定會影響孩子養成不斷進取的性格;每一個把事情做得更加條理的行為,肯定能影響一個家庭的習慣;一個堅持不斷改進的家庭,一定能夠擁有值得世代傳承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