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充電行動之第八天(原創分享第161天)《日?!?br>
21天充電行動來自滬江吳校長本學期發起的青椒計劃,剛好我在本月正在學習思維導圖,所以也認為自己剛好在充電,就毫不猶豫加入了21天充電行動的原創分享。原創分享更像自我對話,覺察、內省。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通過每天寫分享,讓自己生活和工作狀態越來越好,每天看他們分享是一件挺享受的事。
隨著思維導圖學習的推進,我知道自己繪制的導圖一定形成自己的風格,看別人的再好,那也是屬于他人的風格,有朋友覺得我繪制導圖重點在于畫圖,其實真的不是,我本身不會畫畫,畫的肯定不好看,況且我不看重畫的好不好看?畫的圖主要為了在腦中形成沖擊圖像,圖標是為了記憶,不是為了好看,大家真的理解錯誤了。這一次的課程我最關注的是思維的訓練,當我有意識琢磨大腦的使用時,我覺得日常中的各種應對模式都有思維存在,意識并觀察到這一點,我覺得很有趣!
今天我在完成導圖作業,何老師說:不要趕作業,盡量在放松的狀態下讓大腦皮層工作,而我同時又在看關于拖延的章節,我不想拖延,所以就打算長時間專注地完成作業,在完成兩張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有一陣兒,我感到累,我想此刻專注思維也應該高效不起來了,于是我起來轉轉,到室外吹吹冷空氣,讓頭腦進入發散模式,過了一會兒,我轉向整理公眾號和檔案材料,又一次進入專注模式,此時效率也挺高,完成后,我又轉向完善導圖的小圖標,直到自己滿意才提交作業。
通過這幾次完成思維導圖作業的過程來看,我覺得都是可以分步完成的,比如中心圖,只要立意準確,就可以找一個時間先畫出來,今天何老師說不要超過十分鐘。復盤作業可以理出結構后,一個分支一個分支地去完成,不見得都需要大片時間。
如果將閱讀內容轉化在導圖,我以前是書看上兩遍,提取出邏輯,再繪制。今天我只看了一個章節的內容,我發現對于專業類書籍每一個章節提取也挺好,有助于理解。所以我想通過自下而上的形式來完成一本書的提取,先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