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一場芭蕾舞劇《舞姬》,改編自印度詩劇《沙恭達羅》。
這是我第一次花不少金額去體驗這種“純文學性質(zhì)”或者是說“純藝術性質(zhì)”?的活動,票價擺在那里,必須每一分一秒都投入其中才感覺能值回票價。
百度一下就能夠知道這部劇的大概內(nèi)容,我也不形而上學地去說這種內(nèi)容?在當時那個時代的所起的“劃時代意義”,而是想說其中的演員。
一說到芭蕾演員,我們馬上能夠聯(lián)想到優(yōu)雅、高貴的美女肉體,修長的手腳,纖細的腰部,婀娜的身材,優(yōu)雅的氣質(zhì),玉頸生香,秀發(fā)高盤于腦后,露出精致的五官,美麗、大氣。
舞臺上的俄羅斯演員,她們都是二十多的女子,穿上了白色的芭蕾舞裙,輕邁著舞步,每一個人看上去都像是一個小仙女,十幾二三十個人湊在一起就成了一個仙女湖。
其實比起我在大學期間熱愛的校園活動,現(xiàn)場芭蕾舞劇并沒有帶給我那么多的心理感受,大概是因為看到臺上的那些舞動的仙女,我完全被催眠了,著迷于她們迷人的身姿,根本無法把她們和我自己聯(lián)系起來,她們可都是在天上呢。
而以前在學校,我知道臺上那些活力四射的女孩就是我身邊的人,肯定某日和我擦肩而過,我卻完全沒有注意到她們中的誰,她們自然也沒有注意到我,可是轉(zhuǎn)瞬間她們是舞臺上的明星,而我永遠是坐在臺下只知道鼓掌的那一個人,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免讓人心生幾絲情緒。
?看到那些日常生活中和我一樣被淹沒于洪流之中的女生們,站在舞臺上的她們卻發(fā)光發(fā)熱,那樣耀眼、炫目的她們才算是二十出頭正當青春的時候,我也想象她們一樣無拘無束、活力四射。可現(xiàn)實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每一個姑娘或小伙子,只有在某些特殊時刻才有機會脫穎于人群之中。其他時刻,盡管心懷著多么五彩繽紛的抱負和美妙的幻想,總歸是泯于眾人矣,和身邊的年輕人一樣。
差不多每一次看晚會,我都是懷著這樣的心情度過的,像坐一場過山車一樣,時而在低處欲飛速而上,時而心跳加速零點幾秒再順勢而下,耳邊掠過被風稀釋過后的各種聲音,我卻聽不到,只感覺到了自己的心跳,撲通撲通,不曾落下一秒。
我和很多想太多實踐卻太少的男女青年一樣,腦子?時不時蹦出各種想要改變的想法,但這具現(xiàn)實的肉體卻還是遵從著它從前的軌跡,一天一天數(shù)著日子,在平庸地生活中增添了各種小情緒。
那天晚上看完芭蕾舞劇回到家,比我更愛裝逼的室友問我,花了那個多錢裝逼有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收獲。我啞然失笑,這個問題實在太夸張,我只不過看到了一樣之前沒看到過的東西罷了,它只是比我平時所見的人和事物多了一點兒隆重感罷了。
我想啊,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努力去做的很多事情對于幾十年后的自己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幫助或改善,比如說今天多加了幾個小時的班,多看了二十頁的書,看了一場話劇,或者和好朋友進行了一場談話,你能說這些東西對幾十年后的你有什么具體的幫助嗎?基本上不會有。
所以現(xiàn)在這個時代盛行一種及時行樂的風尚,我也是其中的追捧者之一,你知道我做事就是為了開心二字,可以做到對很多事情不聞不問,?也可以隨心所欲追尋當下能讓自己覺得有趣的事情。
反正時間都會溜走,多留一點感動在當下。
自然了,我覺得在追求愉悅感受的時候,我們注定也做一些看起來對于人生沒有多大意義的事情,不是有人說過,其實人生本是無意義的,所以我們才要給它添加意義。
很多事情做著做著,做多了,成為了一種習慣,也就成為了你這個個體生命的一部分。盡管細細思索之后又回到了原點,發(fā)覺好像也沒什么意義,但比起是歡愉之后的什么都不做,我想你更愿意體驗一下生命的多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