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邏輯,貌似是個很大的題目,真的要說的話,恐怕要學校里教作文的老師來談才能說清楚。今天想談談文章中出現的故事的邏輯。
我們說故事有邏輯,簡單來說,就是故事合理,經得起推敲。很多電視劇里的情節被人們吐槽,就是因為劇情牽強,經不起琢磨。那么在我們寫作的時候,至少要考慮到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故事是不是符合常理?比如我們寫一個香火旺盛的寺廟的所在地,肯定不能在白雪皚皚的山峰頂端,道路崎嶇,也沒什么纜車,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之類的。雖然那個場景看起來的確很適合苦行僧式的清凈修行,但是注意前提,這是個香火旺盛的寺廟。寺廟的香火是游客來支撐的,而會去寺廟上香的也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至少也得是個中年,這類人群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即使這個寺廟是千年名剎,里面住著的都是高僧大德,但大多數人都是不可能去這么難以到達的寺廟的,就算有心也無力。
第二,故事是不是符合人物的情感?比如一個媽媽在孩子失蹤之后,四處都找不到,最后發現,孩子可能被人販子拐跑了,于是媽媽向警察報案。那么,這個時候媽媽的表現應當是怎樣?如果媽媽是非常平靜地說出事情的經過,失去孩子前后的所有細節線索,那么看起來就不可信。媽媽應當是非常焦急,悲傷,痛苦,自責,后悔,是一個幾乎崩潰掉的母親形象,只有找到孩子的希望支撐著她哆哆嗦嗦地向警察說明情況。這才是符合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情感狀態。如果非要寫母親表現得非常平靜,那么只有一種解釋,母親因為某種原因痛恨這個孩子,孩子的失蹤是她漠不關心甚至是自編自導的。
第三,故事是不是符合時代的背景或者說社會的環境。比如我們要寫戰爭年代的愛情,那么就肯定不是那些上班工作下班唱K周末去旅游的事情,這樣就顯得太過優哉游哉。戰爭年代的主題,是身不由己的離散,是朝不保夕的惶恐。那么就要從戰火分離了愛情,又或是艱難的歲月這樣的狀況入手,故事里應當始終有一種環境中特有的緊張性存在,而愛情的表現形式也不能是戀人們解決什么日?,嵥橹惖?,而是突出人性的美好與堅強,才能在戰爭帶來的不幸與絕望中讓人們看到美麗的希望。
第四,故事是不是符合人物的身份?!度嗣竦拿x》的開頭,趙德漢貪污了兩億多人民幣,居然過著一種勤儉節約的生活,晚上在家吃小面?為什么?因為趙德漢是貧苦出生,他說自己“窮怕了”??梢钥闯?,第一,趙德漢對于金錢的欲望非常強烈,他自始至終最大的目的只是想占有那些金錢,占有金錢帶來的快樂對他來說遠遠超過花費金錢去享受帶來的樂趣。第二,正因為他是貧苦出生,他對失去金錢的感受非常強烈,我爺爺有個戰友是機關退休的老干部,家里不缺錢,但他每次去農貿市場買菜,都會為了一兩毛和販子爭上半天,這是因為他是從苦日子里面出來的人,錢多花一分都會心疼。第三,還是因為他是貧苦出生,因此他對于物質本身并沒有太多的需求,他能過苦日子。第四,他自己也說了,他不敢。這么說可能有點得罪人,但可能正是由于他的成長經歷讓他缺乏一些眼界和格局。因此,他貪了這么多錢,一分也沒有用。
故事是文學永恒的主題,而邏輯是故事堅挺的脊梁。初學寫作的新人們想要站穩腳跟,那么這根脊梁將是必不可少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