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很用心了,卻總是因為不夠專注,導致做事沒效率,怎么辦呢?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實在太常見了。
比如:面對突出其來的一大堆事情,不知道從何下手,然后你就想,要不先放松一下吧。然后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浪費在發呆、玩手機上面去。直到事情堆積到讓你的生活面臨全面崩盤。
為什么我們無法集中精神?
問題沒這么復雜,舉一個例子你就懂了:
一個3歲小孩想要吃糖果(好好做事),但糖果有大人在看守,小孩想吃糖必須要干掉大人,這時候他可以怎么辦呢?
1、趁大人在睡覺,偷偷把糖果偷走;2、正面打敗他
小孩嘗試方法1,成功了幾次,但這個方法不能經常用,大人一般都是醒著的。嘗試方法2,結果怎樣呢?小孩糖癮犯了,實在等不了大人睡著,正面迎戰大人,結果完全不是對手,被大人狂打屁屁教訓……
看到這里你或許猜到了,小孩就是你的「理性」,而大人就是你的「感性」。而小孩想要吃糖果,就是你想要的「專注」。人是趨向感情的生物,所以通常情況是:感性 >理性。每當我們想專注的時候,就是理性在跟感性打架。
要是理性贏了,你就會自律,乖乖做事;
要是感性贏了呢?你就會躺在床上,看看帥哥美女直播,再刷一下抖音,玩玩游戲……
有時,你可以專注一小會,但沒多久就恢復閑魚狀態。那是因為在你的「感性」大人醒來了。「理性」小孩被打倒……
這就是我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沒效率】的原因。
如何提升做事效率和專注度?
兩個方法:1、改變環境;2、拆解目標
一、改變環境
既然「感性」大人這么難打倒。我們的「理性」小孩,是不是就很難拿到【糖果】。保持專注度和提升做事效率了?也不是,因為后來小孩學聰明了,拿到了一把手槍。直接“砰”的一聲,把大人干掉了!然后小孩開心的吃起了糖果。
這把手槍是什么呢?這把手槍,就是「環境」。當這把手槍在小孩手里,小孩可以秒殺大人,但如果這把手槍在大人手里…
通過環境對理性的加持,我們就能大幅提升專注度和效率。
但…如果環境是對感性加持,那你就甭想了
用公式來總結:
好的學習環境:理性+環境>感性,乖乖去學習;差的學習環境:理性<感性+環境,娛樂頹廢摸魚。
所以想專注的關鍵是:要找到為理性賦能的環境。想看書學習,就去圖書館;想認真工作,就在辦公室;想鍛煉就去健身房;想參加活動就加入優質的社群......
下面的環境在你想自律的時候就要遠離了:蹦迪、KTV、游樂園、大型商場、宿舍、網吧......
當理性+環境>感性時,你的專注度就可以大大提升。
二、拆分目標
讓你做事低效的罪歸禍首,很可能是你的目標有問題:
比如“要有一個好看性格又好的女朋友”“要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想要過上好日子”“想變的牛逼”……發現什么問題了嗎?這些目標都太大了!現實的你,只是一個剛踏入社會,弱小無助的你,但你的內心是想一下子擁有最好的東西,自己就像“超人”。
怎么可能一步登天,天掉下來的禮物?
所以這完完全全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圍:
于是,無論是出去找兼職,還是買點衣服變得好看一點,還是學點東西。你會發現距離房子的首付還差幾個0……
不斷的挫敗感迎面而來,你還怎么好好做事?那我們是不是沒辦法了?當然不是,你需要的是——
a、解剖目標,讓目標可實現。
b、尋找動力原石
a、解剖目標,讓目標可實
目標太過遠大,要做的事情就感覺很難。
一下子變成超人太難了,這就是你列了一大堆目標,最后弄了幾下,發現還是很低效的原因。所以你需要把目標解剖一下,
比如“想贏取好看性格又好的女生”的大目標,一步步拆解就是:目標一:一個月內,深度學習穿衣搭配,提升自己的衣品;目標二:三個月內,報名健身房私教,改善身材;目標三:一個月內搜集有趣的同城活動,拓展社交圈;目標四:一個月內,看完親密關系課程及書籍......
這時,開始變成可以具體做的一個個小目標了:這時候你做事的挫敗感就會減少,成功感大大提升。
b、尋找動力原石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努力,是因為我們在人生的前進路上,沒有目的地。沒有方向的指引,注定會迷路。
所以,要我給你建議,當下你最應該做的,就是去弄清楚你真正喜歡什么。
找到你的動力原石:做什么事情是讓你永遠樂此不疲的,這會是你活著的最大動力所在。
當你找到了屬于你的動力原石,你必然會一改現在的頹勢,奮勇像前。如果你實在想不到動力:你要想的是風險:假如你一直這樣生活,三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你的收入有沒有抵得上物價的增長,你有沒有讓你好好生活的本錢......
比如,你因為收入不夠,是不是有可能會找不到你喜歡的伴侶,別人覺得你要求達不到。
比如,你因為收入不夠,買不起房子,那你能不能選擇租房生活,還是你家人已經有房子給你。
比如,你什么都不打算買,那你的收入能不能維持你目前體面的生活(因為我默認你是要孩子的)
比如,你有了孩子,你孩子需要教育,需要老爸出面的時候,你能不能給ta最好的。
……
所以你看,我們在生活里會遇到很多很多困難,但其實簡單來說,90%的困難的原因都可以歸結為:錢、錢、錢。所以,如果你覺得錢還不夠,那是不是意味著要提升競爭力去賺錢?這不就得逼自己看書學習了?
承擔完風險,還要考慮面對的質疑:你爸媽在你長大“一事無成”的時候是否會一直說你?你身邊的人過的比你好很多,你會不會后悔?你在外面,因為沒有地位,能不能一直忍受別人的忽視和看不起?......
風險和質疑,是你活下去必須面對的事情,他也會影響著你的動力原石。除此之外,就是你真正熱愛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分散我們注意力讓我們效率下降的事物實在太多了,但總的來說還是因為人很容易被感性壓倒和缺乏動力誘因。
現在你知道怎么解決不夠專注、做事沒效率的問題了吧?只要改變環境降低感性因素影響和拆解目標就可以了。
最后,感謝你的閱讀。我是@北辰青年,我們致力成為一名「青年成長教育陪伴者」,目前已經覆蓋100所城市和200所高校,全國青年組織媒體矩陣已經覆蓋2000萬青年用戶。
目前北辰青年未來大學希望為青年人建立一所無邊界的、線上下融合的大學,去幫助每一個青年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加油,在未來我們能遇到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