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度? 創始人? 黃松炳 >
我大概有10年的手機行業經驗,在傳統連鎖店開始做起,用三年時間就做到了1個億的營收。后來及時轉型做全國手機維修上門服務,也有幸得到了傅盛、張泉靈的投資。
市場、目標客戶、痛點及解決方案
1、市場規模
實際上,與手機維修相關的周邊服務,市場規模還是很大的。加速度在手機維修、二手手機回收、以舊換新等方面均有涉及,我們一直認為這是非常好的行業。
①維修500億
2015年,中國手機銷量超過5億,15%返修率,市場規模500億。
②手機回收1000億
大城市人均1-2部手機,回收率不到0.5%,歐美國家超過20%,市場規模1000億。
③以舊換新1000億
手機以舊換新未來將成為主流換機方式,市場規模1000億。
2、目標客戶
①商務人士:時間敏感度高
②高端階層:注重隱私性
③80、90后:拒絕不透明消費
3、核心痛點
①廠商售后維修:價格高、服務效率慢
②個體維修:標準不一、質量無法保障
③電商寄修:物流消耗時間、信息安全擔憂
4、解決方案
① 30分鐘上門,現場20分鐘修好
②采用原廠品質配件
③價格優惠50%
④維修過程全程錄像
⑤一站式服務:回收、以舊換新
市場運營
1、新媒體(搞機牛人)
我們做了一個叫“搞機牛人”的微信公眾號,這是其他競品沒有做的。我們希望未來獲客可以通過內容驅動,因為加速度做的是一個低頻服務,而內容服務則是一個更高頻的點。大家也需要這樣一個IP,來給他提供資訊類的內容。
2、爆款
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爆款非常重要,雖然我們是一家提供低頻服務的O2O公司,但是仔細思考,永遠會有這樣的機會存在。一個互聯網產品,能否瞬間以非常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方式讓大量的人知道,我們也在嘗試打造這樣的爆款。
3、其他方式
①BD商務合作推廣(例:企業福利)
②渠道建設(例:58到家)
③品牌公關(例:電視節目)
④付費搜索引擎推廣(例:SEO/SEM)
除了前期C端的原始用戶積累,我們也會跟一些B端廠家進行合作。我們希望在未來,加速度能夠在整個手機維修行業或者手機后服務市場,成為水和空氣一樣的東西。所有人,包括C端、B端用戶,甚至是手機維修師傅,他們可能都很需要加速度,這就是我們的定位。我們圍繞這些來塑造品牌,創造更好的內容,做一些更有意思的產品打動用戶、觸達用戶,甚至能夠開放給我們的合作伙伴,讓更多層次的人跟我們一起完成這件事。我們要顛覆手機維修行業,或者說得高大上一點,就是通過消費升級來讓大家體驗更好的消費、置換服務以及更便宜的維修。
盈利模式、商業模式、城市拓展
1、盈利模式
①維修服務(70%):上門手機維修及到店維修業務
②增值業務(15%):新機售賣、以舊換新、碎屏寶業務
③配件差價(15%):供應鏈統一采購、配件回收獲利
2、商業模式
①第一階段:用戶積累
通過微信平臺與線下獲客方式,進行用戶積累。
②第二階段:B端平臺合作
京東、天貓、58同城。
③第三階段:手機廠商合作
華為、VIVO、三星、OPPO等手機廠商合作。
3、城市拓展
我們通過城市合伙人的模式來進行城市拓展。我們希望讓更多的手機維修師傅或者一些小的終端商家都能夠加入到加速度,他們能夠從加速度獲得技術支持、零配件等。我們會將行業積累和寶貴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城市合伙人。目前我們已經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等城市,未來我們還將覆蓋杭州、廈門、蘇州等50個城市。
< 旅拍? 創始人 盧燕璇 >
旅拍是連接獨立攝影師和年輕消費者的交易平臺,也是一個攝影社群,目前我們有30萬+的用戶和社群粉絲,還有2500+位簽約獨立攝影師。
消費者和攝影師的痛點
為什么做這個產品,我們看到消費者和攝影師兩端的痛點:對于消費者來說,影樓類的攝影服務是一個標準化的審美服務,沒有個性,很難滿足現在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在全民單反時代,每個人也有學習攝影技能的需求。
另外現在攝影師群體越來越個體化、獨立化,他們想要獲客,就要有推廣能力。以往獨立攝影師會在一些同業網站或者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作品,獲得一些關注,然后轉化一些定單。有些攝影師可以變成網紅,獲得更多的用戶。但這畢竟是少數,更多的獨立攝影師,有著不錯的技能,但沒有推廣能力。還有就是交易安全問題,攝影師在提供了拍片,修圖,挑圖服務后,有時會有收不回來尾款的風險。
行業的痛點
1、模式瓶頸:類似影樓的傳統模式,比較低效率、低品質和低滿意度。
2、行業趨勢:攝影師在逐漸個體化,獨立化。
3、生產規則:需要改變傳統流水線生產模式,建立新的行業服務規則。
4、交易原則:必須要有一套適應互聯網時代,尊重簡單透明的交易原則。
交易工具+攝影社群
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我們打造了旅拍。我們會完全根據用戶愛好,借助數據分析建立推薦算法,匹配用戶需求。我們還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和訂單管理,保障交易的安全。
約拍是比較感性的消費決策,所以我們認為,除了這樣的交易工具之外,我們還必須做一些更好的服務,做一些更好的內容和用戶的教育,所以我們運營了兩個公眾號,圍繞這些獨立攝影師,從分享會、在線課堂和美學地圖三個體系出發,打造以攝影為主題的內容,并進行傳播。
我們接下來要做的
我們希望給攝影師提供更多切身的服務,提供云端的SaaS工具,做一個深度理解攝影行業的CRM,打造更簡單的溝通方式和預約方式。在內容方面,我們會打造一些品牌欄目,覆蓋到更廣闊的平臺上,同時我們也會推出一些網紅攝影師的培訓,為其提供從入行到獲客的一整套服務。還有就是打通攝影行業的上下游資源,包括服裝、道具、妝化造型、場地、器材等等這一類的資源,給到消費者更好的服務。
我們是一個非標品,是感性決策的服務。所以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緯度的信息,幫用戶進行參考、判斷、決策,讓消費者更信任。在攝影師這一端,我們需要做更有品質的保證,確保信息真實、資質合格、服務有保證。在消費者這一端,我們會進行社群建設,引導用戶進行對外的分享,因為圖片本身具有很強的傳播力,所以我們必須在消費端很好的利用這個優勢。
最后,對于非標的服務,最重要的還是靠譜,你一定要讓消費者更信任你,這樣低頻的服務才可以延續下去。互聯網和線下從來都不是分開的,不用在乎線上線下,也不用在乎模式,你只要想著用什么方式服務好客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