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兒姑娘
芥末烤貝殼/原創
我,作為一個女孩,更作為一個會在未來成為知名大作家的女孩,我想我非常有必要描述三兩個女孩記下她們的三四事以紀念我們的相遇,方不枉這如歌的年華。
第一個姑娘——露丫頭,這是一個會在自家門前種下一課梨樹的姑娘。秀挺的梨樹,青綠色的果樹葉,雪白小花星子般點灑其間,陽光吹著風的軟,清爽的甜香就這么羞澀而來,這時候只要閉上眼睛輕輕一嗅,整個春天的美好就能落在身上一半,全身的毛孔似乎都醉了,我的露丫頭就是早春三月第一縷醉人的幽香,讓每個經過她家門前的人都舒舒爽爽的,等到六月的雨來到,天公給洗了梨,這個丫頭每出門進門愜意的一抬手就能撈下一個青青脆脆得到的大甜梨,這時候甭管誰從她們家門前過只要夸上一句“這梨長得真水靈!”這姑娘立馬就樂呵呵地一抬手,下一秒就把梨湊到你面前。在六月里來到我們的家鄉,那個院門前有棵梨樹的人家總是有一個姑娘像兔子一樣抱著一顆大梨啃啊啃,嗯,她等著你夸了他家的梨好摘梨給你吃。
第二個姑娘——驢兒姐,驢姐兒有驢脾氣。每每提起她的驢脾氣,我真是恨不得踹飛她十萬次,拉黑她八千次,可是呢?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那姑娘從小學開始就包攬學校運動會女子前2名,因為第3名基本沒獎品,要不這貨絕對沒那么拼,所以我踹飛她絕對沒可能,我是校運動會倒數那一撥的人,倒數第幾?較什么真啊!真是的;至于拉黑她,這事我真干過,但是我拉黑她八千次,就意味著我要拉白她八千零一次,為什么呢?絕對不是因為我們喜歡的歌是同一首,喜歡的書是同一本,也絕對不是因為有好幾次我自行車壞了,而她用她那輛破驢一樣的自行車把我連人帶車載回家,也絕對不是因為我發小脾氣拉黑她八千次,她就能原諒我八千次······,我只是因為我們早就相互承諾60年之后,彼此還要在一起一起聽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一起笑著樂著,有這樣的諾言在。我得說話算數不是,不能丟下她不管,好吧,其實我一直慶幸有這么一個知己,有這么一個熱情純粹的人一直提醒著你——漫漫紅塵,別計較太多。我們一直是會笑得沒心沒肺的那群孩兒。
第三個姑娘——琳姐兒,琳姐兒有一句座右銘:我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再去圖書館的路上。這位呢!是一個夢想虐她千百遍,她待夢想如初戀的主兒。據可靠信息知,這位姑娘自從小學二年級寫成第一篇作文被老師夸獎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迷上寫作一條路走到黑。琳姐兒迷上了日記周記,但凡報紙雜志上任何有關征文的信息,琳姐兒一律不放過,稿紙買了不知有多少,稿件雪片似的往外發,卻鮮少有回應,芝麻綠豆的獎雖然也拿到幾個,單薄薄一紙證書未免太心酸。為此,曾得其母戲言:妞妞實是為他人廢品收入建設添磚加瓦。其母雖笑談,其女不屬意。停,不酸了,故事的后續就是琳姐兒的稿子一直少有回音到非常少有回音,而琳姐兒的媽媽一直在給琳姐兒買稿紙。然后呢,就到了4G時代,琳姐兒的媽媽給琳姐兒買了電腦添了手機,琳姐兒可以無紙化投稿了,緊接著老天在和琳姐兒開了數年玩笑后終于開眼了,琳姐兒終于收到稿費,琳姐兒的文字也終于變成了鉛字,琳姐兒樂瘋了。由此可見,低碳果然創造未來。時隔多年,聞著雜志上的墨香,琳姐兒再次覺得夢想離我如此之近,沒錯,就是我,我就是琳姐兒。夢想近到能讓我聞到味看到光感覺到溫度。于是從此就更加在寫作這條道上一去不回頭。PS:其實即使沒有這筆稿費,琳姐兒也會繼續下去,因為讀讀看看寫寫想想就是快樂。而我只是一直在做一件讓自己很快樂的事。
那些兒姑娘,或快樂的簡單,或豁達的執著,或單純的熱情,或還有許多別的。但始終堅定著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