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蘭原創(chuàng),1346字,本文首發(fā)于今日頭條號
1
聞臺灣作家林清玄先生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65歲。
1973年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30歲前拿遍臺灣所有文學大獎;有三百萬人次聽過林清玄的演講,成為許多人的“心靈導師”。曾連續(xù)十年被評為臺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創(chuàng)下150次再版的熱賣紀錄,《和時間賽跑》《桃花心木》還選入了人教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課本。
2 直面風雨,自立自強
他的文字被人喜愛,不僅僅是詞句優(yōu)美,更是因內(nèi)涵深刻,傳遞了正能量和積極的價值觀。
在《桃花心木》中,他寫道:“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zhuǎn)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這是可以跨越時光的文字,告訴我們要走出舒適區(qū),接受生活考驗,終身成長。
3 困境之中,不舍夢想
他最后的微博內(nèi)容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某種預感: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wǎng)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更像是一位老人對后人的叮嚀, 更是他在逆境中不忘本心,不棄夢想的宣言,也正是他自己的心路歷程,那些難忘的艱苦的歲月,他曾經(jīng)為了生計,白天殺豬晚上為兒時作家夢奮筆疾書:“我曾經(jīng)在屠宰場殺豬,很多人沒法想象,工作完回到我自己租的小房子里,洗完手后,晚上開始寫作。”
4 珍惜時光,立志踐行
小學課本中的《和時間賽跑》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小小年紀便認識到時間一去不復返,“什么是永遠不回來了呢?”我問著。
“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你的昨天過去,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樣小,現(xiàn)在也不能回到你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爸爸說。認識到時間的珍貴,他立刻付諸行動,抓緊學習,實現(xiàn)夢想,并分享給孩子們。
“你的愿望會決定你的人生,你小時候有什么愿望,就會決定你有什么的導向,你出生在哪里?你的條件是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內(nèi)心有沒有強大的愿望,支持你走你的人生之路。”林清玄曾這樣評價自己這樣的經(jīng)歷。小學時每天500字,中學時代每天1000字,大學時每天2000字,畢業(yè)后每天3000字,幾十年來一直堅持不輟。
5 理性優(yōu)雅,禪意生活
談紛爭:沒有人能束縛我們,除了我們自己。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談金錢: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境界:一是提不起,放不下。二是提得起,放不下。三是提得起,放得下。借出錢的人是有福的,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不信青春喚不回》
談過往:想起少年時代的情懷與往事,都已經(jīng)去遠了,是鏡花,也是水月。那一切的水月和歌,雖曾真實存在過,卻已默默流失,這就是無常。
我也愿學習蝴蝶,一再的蛻變,一再的祝愿,既不思慮,也不彷徨;既不回顧,也不憂傷。 —《境明,千里皆明》
談人生:
輪回的不只是人,整個世界都在輪回。我們看不見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為云離開我們的視線;我們看不見月亮,不表示沒有月亮,而是它遠行到背面去了。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人生最美是清歡》
他的文字,總有一句打動你心。
斯人已逝,書永留存,達成所愿。
這一世輪回,散一世芬芳,愿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