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3月初的一天,我所乘坐的公交車途經牛街莊站時,上來一對夫婦,仔細一看他們就是我八年前住一棟樓的老鄰居。相互詢問別后情況時,我想起了這對夫婦的小屋。
? ? ? ? 2010年初夏,我因拆遷,租房搬到了牛街莊,和這對夫婦同住一棟樓。當我沿著一條臺階從這間小屋走過時,便會感到歡樂和溫馨。
? ? ? ? 這間小屋是住在這里的鄰居們在住戶通往路邊的樓道空地上,用木板和石棉瓦蓋的,大約13平方米,小屋的四個角落用廢鋼管做柱子,周圍種植著三葉梅(又叫紫羅蘭),龜背蘭、爬山虎、蘭花等植物,綠色蔥蔥,充滿生機。屋內有一長沙發,一張小圓桌和一張小方桌,幾個小板凳,一個用臉盆做的小火盆。
? ? ? ? 小屋的主人是企業的退休職工,夫妻倆60開外,女主人熱情豪爽,男主人謙和誠懇。
? ? ? ? 每天早上他們把小屋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一起去買菜,買菜回來后,在小屋一邊吃早點,一邊聽音樂。吃過午飯,小屋做滿了打撲克的人,一桌做不下,就安排兩桌,沒有打撲克的女士一邊做針線,一邊觀看打撲克。一幅融洽和諧、其樂融融的景象。晚飯后,鄰居們散步回來又來到了小屋,繼續打撲克。
? ? ? ? 每逢冬天,女主人會在小屋用臉盆做的小火盆生一盆旺旺的火,讓來這里玩耍的人倍感溫暖。逢年過節,女主人會拿水果、月餅款待鄰居,讓鄰居們體會到大家庭的和諧與溫暖。于是鄰居們的凝聚力大大增強,逢年過節,鄰居們在樓下支起餐桌聚餐;小屋需要修繕了,大家一起動手。有一年中秋節前夕,一大早,小屋開始修建,只見男同胞們,有的蓋屋頂,有的遞木板。而女同胞們,有的洗菜,有的做飯,分工明確,有條不紊。一天功夫就把小屋修建妥。看著翻修一新的小屋,鄰居們可高興了。
? ? ? ? 當我從這間小屋走過時,女主人會熱情的讓座,并邀請我同他們一起玩耍。每每從這間小屋走過時,你會被溫暖所感到,你會被歡樂所籠罩,我感覚到這真是“樂在其中”的小屋。
? ? ? ? 現在每當回味這小屋時,你仍然會被其樂融融的景象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