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與父親之間的關系一直是我心中的隱痛。不同于母親,他極少會表達對我的關注和疼愛。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他極少陪伴著你,也極少和我有直接面對面地交流,更別提談心、彼此了解,或做一些親人之間充滿溫情的表示。所以,幼時的我,總會對他心懷埋怨。
哪怕現在我已成年,哪怕我已經慢慢地懂得了他為了這個家庭所付出的努力,但是,嘗試著與父親走近,仿佛亦是一樁漫長而艱難的浩大工程。雖然,彼此一定是對方心里十分重要的那個人。
有些時候,他像是一個獨立于家庭之外的存在。他經常在外忙工作,拼事業,但是用兒女的評價標準來看,他卻未必是一個真實的、合格的父親。
對于父親,往往我們并不怎么了解。即便這個人是我們此生唯一的、無可替代的父親,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是,往往我們彼此之間仍然隔著山、隔著海。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曾說過,你必須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義。我想,這句話同樣也可以用到我們與父親的關系上,因為,我們必須以我們的眼睛、我們的心去揭示我們與父親這一重要關系的存在。
或許,當我們終于可以理解自己的父親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真正的懂得自己從何而來,知道自己將向何處而去。
因為有些東西將會改變,但有些東西將永遠不變……
所以,我想和你聊一聊蒂姆.伯頓的一部經典電影——《大魚》(《Big Fish》),這是一部充滿了奇幻色彩的電影,這部影片中父親的形象,有點像是中國一些家庭中父親形象的隱喻。
為什么說是一些家庭?因為在我看來,《大魚》這部電影不是拍給所有人的,而是拍給那些試圖想要了解父親的人的。
如果你也是那個感覺到與父親有些距離,并試圖走近父親、了解父親的人,那么,在父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沒有比這部電影更適合你的了。因為這部影片就是你試圖了解父親的最好的影片。
這是一個描寫父親一生的故事,它充滿了魔幻,隱喻和夢幻。
一位看似夸夸其談的父親,充其一生,不斷地向周圍的人講述著他自己的傳奇、夢幻般的經歷。每一個故事都那么令人著迷,那些關于巨人、女巫,大風雪、幽靈鎮、連體女人、朝鮮戰爭、狼人與馬戲團……聽起來就像是一部浪漫而驚險的童話故事。
從某種程度上說,故事掩蓋了真相,可從另一個層面上看,卻正是這些故事構成了父親的一生。
最初的時候,他的兒子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但是隨著兒子長大,開始對父親夸張的表達方式不屑一顧,并固執的認為父親的經歷只是一些虛構的故事,而且也越來越不能容忍父親不厭其煩地重復著講述自己的故事,以至于到最后與父親關系破裂,數年沉默,不相往來。
如果你是電影里的兒子,你會相信父親口中那些奇幻的故事嗎?兒時的興致勃勃,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不見呢?
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樣的一個歷程:在我們的孩童時代,我們都對父親產生過崇拜,父親在我們心中是高大的,他可以解答我們所有的疑問,他那強勁有力的臂膀能把我們高高拋起再穩穩地接住……
然而,隨著我們慢慢的長大,我們逐漸意識到他們并不是萬能的,父親是一個人,一個有著喜怒哀樂,有著自身與時代局限的普通人。面對這個世界,他們也有著和我們一樣地無奈和困惑,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父親的角色也開始一點點從我們生命中隱退。
影片中兒子始終不知道,父親是怎樣一個人。雖然他可以流利的復述著父親告訴他的所有傳奇故事,但在荒誕不羈的幻想和錯綜復雜的現實里,他找不到父親真實的存在。在自己即將成為一個父親的時候,他希望做的,就是真正認識這個男人,這個被他成為父親的男人。
影片中兒子說到: “我看著他灰藍將逝的眼睛。我們互相注視著,展示給對方最后的容貌,我們會帶著這張臉進入永恒,我想我多希望自己能更了解他,多希望我們能一起生活,希望父親對我來說不是這樣一個完完全全的謎。”
改變會在潛移默化中到來。隨著他的探尋的步伐,父親的世界一點點的出現在他腦海中。面對著生命即將消亡的父親,他終于懂得了父親,懂得了父親在自己誕生時不能守候身邊的遺憾,明白了父親為家庭的幸福做出的努力和犧牲。最后,當故事里的那些人物一一出現在父親的葬禮上時,兒子和我們一起恍然明白,原來父親講述的所有故事都是真的,那些傳奇的色彩只是父親為生活所加的獨特的修飾。他這輩子都在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去解讀著人生,讓原本蒼白枯寂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妙趣橫生。
或者,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是這樣,即使再艱難,他總會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讓你看到他美好的和堅強的一面。年輕的時候我們也許不了解這些,但總有一天我們會慢慢理解。畢竟,理解,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許多時間,需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但是有些都是值得花費時間等待的。
只是,年少的我們,又怎會懂得這些?
臨終最后一刻,兒子用他最深情的愛完成了父親的遺愿,幫父親講完人生故事的結尾場景。在他一生中遇到的所有親人和朋友的祝福與見證下,愛德華被兒子抱到湖中央,化身為故事中多次提到的那條永遠不會被抓到的大魚,自由地游向遠方。
我想,至此,兒子與父親得到真正的和解,兒子目送父親變成大魚消失在河水深處就是這一和解的證明和結果。
“你迎來了我的出生,擁抱了我的成長;我見證了你的老邁,護送你走向死亡。仿佛如同開在兩列并行的軌道上的列車,在空茫的天地間,在彼此都已習慣了對方的存在后,其中的一列卻在一個無名的角落倏爾轉向。”
最后,我想說:請讓我們別在消逝之后才懂得歌頌,那些該被好好對待的,我們一定要來得及去好好對待。
祈望每一個試圖走近自己父親的人,你們終會彼此了解,甚至彼此和解。
- END-
文 |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