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談自己,有些煩,但又沒辦法,我的生活經歷或者對世界的認知基本都是關于自己的。只有自己想明白自己的生活或者尋求到自己的愛好興趣所在才能更為寬廣的接受整個世界以及更大格局的看待這個世界。
今年經歷的太多,失戀、父親病故、失業……這些事情交織在一起,不去想還好,想起來每件事情都夠你傷心或者令你情緒起伏。更沒辦法和他人講述,越講述好似就越傷心。講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你敘述了自己的經歷,抒發了情思,但未必會有什么改變。然而聽者,說得無情一些,他完全在聽故事一般,沒有經歷類似的事情或者豐富的情感世界,他很難體會你此時的心情,故自己經歷的事情好多時候,并沒有訴說的必要,如若想說,還是寫文字好一些。它不需要特意地尋找讀者,并且你同樣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思。
無法解脫的內心世界,我想尋求一些慰借,同時也想得一些建議,無人訴說,更無人提供得當的解決辦法。我沒有陷入無限的個人憐憫與憂思,我選擇讀書。我從小到大也沒什么讀書的經歷,更多的是順從大多數人的選擇,從讀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我的閱讀世界更多的是課本,但這種強加的教育,我內心是抗拒的,我本認為,教育本來應該是啟發的,給予的,有趣的,令好奇的……我沒能很好的進入知識世界,所以我就更不用提擁抱知識和閱讀了。但最終我還是在教育的填塞之下進入了知識的海洋,大學時候,我閱讀了一本高爾基的三部曲《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合集,這本書一下子把我拉入閱讀的海洋,我至今感謝高爾基,我們本不相識,但通過他的作品,讓我對閱讀產生了興趣,是他把我帶入了文學的世界。
無聊的日子、失眠的時光、那些美好的午后,我幾乎都在讀書,我讀書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選擇,我喜歡經典,就如同你喜歡美食一般。幾乎所有的情思都在閱讀中找到了解脫,閱讀消耗的時光,隨著時光的流轉,你好多情思逐漸淡化,抑或你閱讀的內容正好給你很好的啟發,你的情思在這里找到了慰借。所以我的生活緊緊的與閱讀交織在了一起。
我大量的時光都在閱讀中度過,在別人看來,自己也這么以為過,是不是有些單調和乏味了?然而當我讀了許多人的作品之后這種感覺逐漸消退,因為你閱讀一部作品也好,你閱讀一個作家的作品也好,你是看到文字所敘述的另外一個世界,它是不同時代的,不同國度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人的,不同思想的世界。這種美妙唯有你自己去真正的去閱讀,去體會。看似單調乏味的生活,卻蘊含著無限的美好。我感謝我的生活中有閱讀,而閱讀多了,同樣自己也想去表達,想去寫作,所以也就有了這篇文章,訴說自己的生活與閱讀。
我想與這個世界做個和解,讓自己美好的生活,而這個辦法,現在唯有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