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五一勞動節,天氣晴朗,我們索性在家做衛生大掃除。先整理并收拾好冬天的衣物,并拿出夏天的衣服。后來整理了鞋柜,發現兒子的鞋子好幾雙都不能再穿了,整理好打包打算送人,還有幾雙準備洗洗。兒子就過來湊熱鬧說他也要幫忙洗。接著我就讓他把鞋子搬到衛生間,給他一個刷子,他也很起勁地刷著呢!刷得有模有樣的,還挺專注的,真的是不能低估小孩的能力。
這時期的小孩很喜歡模仿,當他們有意愿要幫忙的話,我們大人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多支持鼓勵孩子,多呵護他們的意愿,多創造點機會讓他們動動手一起做家務活,他們會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并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覺中還養成好習慣呢。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忙收拾剛玩完的玩具、書籍并歸類等。
也許我們會覺得他們幫不了忙反而幫倒忙,他們在旁邊就是個大麻煩,也許我們還會擔心小孩的衣服會濕掉會弄臟,也許我們會覺得小孩就三分熱度,不管怎么樣,我們要的就是保持他們的興趣,營造這樣的氛圍。當他們說自己要吃飯,自己要刷牙,自己要穿鞋子的時候,我們應該覺得高興才對。孩子的成長又邁進一大步,不要再以太慢太臟等理由拒絕孩子的個人成長。我們應抓住孩子不同時期不同的敏感期,適當引導。
當孩子滿懷熱情說要幫忙的時候,常被我們大人認為是添麻煩,常被我們拒絕。這不僅僅是拒絕孩子一次次探索成長的機會,還在潛意識層面告訴孩子“你不行”“你做得不夠好”,也許孩子的積極性、自信心就這樣一次次地被我們打壓了。
還有勞動是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家就是要保持生活的儀式感,家教門風不僅僅說要背多少書,更要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的例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日記星球寫作蛻變之旅,第63篇。我是94號星寶寶,我感恩自己每天的選擇,我相信日積月累滴水穿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