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氣溫蹭蹭蹭的往上升,人的火氣也跟著往上冒。接二連三的有姐妹吐槽,聽到最多的便是:“那人竟然是這樣的?!!”
第一個故事:公司要招新人,姐妹A就介紹了個93年的小鮮肉,人長的白凈、平時看著還靠譜,經過面試后公司也覺得小伙子會說話,應該是可塑之才,就這樣招進來了。有一天,小鮮肉說謝謝A的推薦請吃飯,飯后就送A回家。這本來很正常,可結果那小鮮肉就賴在A家不肯走了,突然變了個人似的,各種撒嬌加無賴,“姐姐啊,你這房子好漂亮啊!姐姐啊,這么晚了我就住這了啊!姐姐啊,我又餓了,你再給我做點吃的吧!”A怎么請那小鮮肉都以離家遠不肯出門。A說附近酒店開個房,姐姐出錢,小鮮肉也不肯作罷。無奈之下,A只能把自己反鎖在房間任由那哥們不斷的來敲門,鬧騰到半夜2點,A實在受不住了,隔著門喊:“我絕不可能跟你上床!”那哥們才終于沒了聲音。A在跟我說起這狗血故事時都掩飾不住嘴角的惡心,“我真后悔介紹他進公司,你說,我當初怎么還覺得他靠譜呢?”
故事二:姐妹B因為圈子的關系認識了某醫(yī)院名醫(yī),每次都說你要來看病怎么都騰出手來,到了醫(yī)院給他打電話,分分鐘安排好停車、掛號和診斷。那體恤的態(tài)度想想都感動,偶爾圈子一起吃個飯還幫忙擋酒,噓寒問暖,幾年了,那感情在B心里可是杠杠的。“名醫(yī)嘛,怎么都是技術過硬,人品頂級!”B特別驕傲能有這樣的朋友,也并未真正麻煩過人家。可幾天前,金華一朋友找她,說病情緊急,能不能幫忙請這名醫(yī)趕過來做個手術,正常付費。B立馬給名醫(yī)去了電話,結果人家開口就問出城費、有幾臺手術,一聽只有一臺,就說:“B啊,我們朋友是朋友,可我很忙的,有些道理你也該懂的,不能太過了不是?”B說她當時的感覺真的好想抽自己一臉,“關鍵人家如果真是因為工作關系不能徇私也是對的,只是開始說的天花爛墜,我還真相信了!”
故事三是關于小編自己身邊的:一朋友,對,現在還算是朋友吧,剛認識了沒幾面就覺得挺貼心、挺容易親近的,特別能站在你的立場上說話,相處起來的感覺很舒服,說話、處事特別入人心,應該是世人眼中的情商特別高的典型吧。可漸漸的,就發(fā)現話說的再漂亮,也掩飾不了不做事的不痛快。就比如老讓你替她做事,有麻煩時特委屈,說你幫了我,改天請你吃飯啊,然后就沒有改天了。每次都是身邊一圈朋友買單,唯獨她從未掏過腰包,被人問起也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家里很有錢,可錢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愛也是,看見別人身上能為己用的就趕緊用,按照眾人的第一印象,大家開始還真的挺樂意幫忙,可在她眼里這就是理所應當。再后來就發(fā)現她身邊的朋友換了一批又一批,新?lián)Q的一批總是特別親近,而沒多久又換了。而一有什么能用的到老朋友的地方,又立馬回來了,說的話比蜜糖還甜,就覺得隔離的這段時間都蒸發(fā)了,用完又馬上撤了。你當我是傻子嗎?
說多了都是淚啊,可怪誰呢,怪我們自己唄。人啊,尤其是女人,總容易感情用事,有多少人第一刀就把那些長的挫的、說話不利索的砍出了視線之外;有多少人在尋找另一半的時候因為重感覺,第一感覺不對,見一面就拜拜;有多少人因為“氣場不合”甩了一些人,卻獨獨留在那些讓我們感覺好的人身邊掏心掏肺,可后來就像老話講的“叫你來、叫你來、來了沒有菜”般的被人情戲弄、被真相刺傷。“情商”,在這個人情社會被無限拔高的素質,如果不跟“真誠”綁在一起,就難免淪落為“鉆營”和“討巧”。
“對事不對人”,其實“事兒都對人”。只有從做事情中,才能體現一個人真正的知識、才干、素質、性格、思想、價值觀和本能。心理學上講的“安全人”就是通過矛盾和摩擦來考驗一個人是遇到點事兒就退縮了、暴怒了、妥協(xié)了還是相對地“成熟”和“安全”。放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同事還是朋友,在沒有矛盾沖突、沒有利益關系的情況下,為什么不對你滿臉堆笑、大獻殷勤呢?這不是別人的錯。真正有什么事情觸及到個人利益了,有些平時溫文爾雅之人才會突然變的天雷動地火,你才發(fā)現他的腦袋瓜里都裝了什么,他的心眼有多小,他的自私全寫在臉上,他的眉毛在顫抖、肌肉在抽搐,原來只會笑意盈盈、嘴角上翹的臉部肌肉神經還挺發(fā)達,那變臉真的能比翻書還快,那背后的使勁、暗箭和刀子都是真的。
所以啊,親愛的姐姐妹妹們,再也不要被所謂的感覺和情商牽著鼻子走了,別再被外表蒙蔽,輕易對人下結論了。人是多么多面的一個生物啊,要真正認識一個人還是要多創(chuàng)造些機會,生出些事情來,才能真正的了解一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