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七月份在大V線上《思維導圖初級講師認證課程》的畢業典禮上,我作為1500+名學員代表做了上面這個主題的分享。
其實細細想來,第一次使用思維導圖應該是2014年,剛剛調回學院,男神院長就推薦了一個高效的工作工具——Mindmanager。
2017年,在北大心理學碩士課堂上,遇到了隨堂手繪課程筆記的女神同桌(銘師坊資深TTT講師),當場就被驚艷了。
回家后搜了一些圖片來模仿,結果不得其領,不由感慨,算了,沒那天分!
直到今年5月,偶然發現尹麗芳老師在大V開了思維導圖督導課,不死心的我立馬報名——為了娃再試一次!畢竟,在廣州,小學生課堂都已經在廣泛使用思維導圖了!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當我跟著麗芳老師的課程節奏,臨摹出第一張手繪思維導圖的時候,我太興奮了!原來,自己也是有潛能的嘛!
然后一畫成魔,老師要求的一周兩張圖簡直太太太不過癮了,每天畫兩張還差不多嘛!
從小沒學過繪畫,畫中心主圖,總是要拿著鉛筆描來描去。不過始終給自己打氣,熟能生巧,別人行我就一定行!就這樣強化的刻意練習讓自己從生澀的筆觸進步到流暢的線條。
【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說線上的課程更多的是幫我找到信心,那9月1-2日深圳的雙證班,就是對潛能的激發和思路的開拓。
首先是技能上,被麗芳老師逼著丟掉鉛筆,倒計時25分鐘、20分鐘、15分鐘,去完成一張圖文并茂版的思維導圖,這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
因為時間緊任務重,長期依賴百度卡通圖片畫圖標的我,也不得不強迫自己用腦袋去思考搜索,去聯想想象。
其次是思維導圖的運用上,因為之前大V的課程主要針對媽媽群體,課程的導向就會更偏重青少年學習認知記憶的使用。
這次看到了一些麗芳老師在成人課堂企業教學的運用舉例,嗯,自己也開始在構思基于思維導圖的時間管理、項目管理等等適用于企業內的課程。
最后還有對教學態度的啟發,自己工作中最喜歡使用的是軟件版腦圖,所以一直存疑,看起來復雜難學的手繪能被成年人所接受嗎?
其實,軟件和手繪,本就各有優劣,互補互通。不妨用開放的心態,告知大家,不同的應用場景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方式,在學習的路上,從來沒有非此即彼。
【把腦袋里的知識變成口袋里的財富】
作為一名培訓師,最大的夢想就是將腦袋里的知識變成口袋里的財富。將財富投資于知識學習,再將知識運用于財富積累,這對于任何人,大概都是一個螺旋上升模型。
當然,如果想要有充分的財富轉化,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而這個“足夠”應該是沒有上限的吧。按照“T”字型的標準提升自己,廣泛涉獵,專一領域。只有大量的輸入加理解,才能有充分的輸出!
所以,最后,用何炅老師的一句話送給自己,也送給每一個在追夢路上的可愛的人兒:你穿著高跟鞋努力奔跑的樣子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