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六、 “那又如何”:情緒低落為何會使人屈服于誘惑?

為什么壓力會勾起欲望

美國心理學家協(xié)會的調查顯示,緩解壓力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那些能激活大腦獎勵系統(tǒng)的方法——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wǎng)和玩游戲。為什么不呢?多巴胺向我們承諾,我們會感覺良好的。因此當我們想更快樂的時候,釋放大量的多巴胺是自然不過的做法了,我們把這種反應稱為“緩解壓力的承諾”。

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大腦更容易受到誘惑,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也就是當你憤怒、悲傷、自我懷疑、焦慮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的情緒就會讓你的大腦去尋找獎勵系統(tǒng),然后就讓你去做它認為能帶給你快樂的事情。當然讓你更快樂的事情不一定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往往大部分人在做完讓他們更快樂的事情時,之后帶來的就是更大的罪惡感。

在研究壓力、焦慮、罪惡感對自控力的影響時,我們發(fā)現(xiàn),情緒低落會使人屈服,而且經(jīng)常是以令人吃驚的方式屈服。令人恐懼的吸煙警示會讓煙民更渴望香煙,經(jīng)濟危機會讓人更想購物,晚間新聞會讓人吃得更多。不,這可不符合邏輯,但人性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想避免壓力導致的意志力失控,我們就需要找到一種方法,讓自己即快樂又不屈服于誘惑。我們也需要放棄一些自控策略,比如罪惡感和自我批評,因為這些東西只會讓我們情緒更加低落。

  • 好的解壓方式
    鍛煉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者做瑜伽,以及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意的愛好。
  • 壞的解壓方式
    賭博,購物,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玩游戲,上網(wǎng),花兩小時以上看電視或電影。

真正能緩解壓力的不是釋放多巴胺或依賴獎勵的承諾,而是增加大腦中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r-氨基酸和讓人感覺良好的催產(chǎn)素。這些物質還會讓大腦不再對壓力產(chǎn)生反應,減少身體里的壓力荷爾蒙,產(chǎn)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應。因為它們不像釋放多巴胺的物質那樣讓人興奮,所以我們往往低估了它們的作用。

如果你吃了這塊餅干,恐怖分子就贏了

根據(jù)“恐懼管理”理論,當人們想到死亡時,很自然會覺得害怕。我們可以暫時避開危險,但終究逃不過宿命。每當我們想起自己比可能永生時,大腦就會產(chǎn)生恐懼反應。我們并非總能意識到這一點,因為焦慮可能還沒有浮出水面,還沒有產(chǎn)生強烈的不適感,或者我們并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即使我們意識不到這種恐懼,他還是會讓我們立即做出回應,對抗自己的無力感。我們回去尋找保護傘,尋找任何能讓自己覺得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東西。“恐懼管理”理論還能為我們解釋很多關于意志力失效的問題。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不止依靠槍支和上帝。我們中的很多人還會依靠信用卡、紙杯、蛋糕和香煙。研究發(fā)現(xiàn)。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不會永生時,我們會更容易屈服與誘惑,就像在獎勵和減壓的承諾里尋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樣。

當人類想到自己的死亡時,很自然會感覺到害怕。當我們意識到自己不能永生時,大腦就會產(chǎn)生恐懼的反應,我們會更容易屈服于各種誘惑。有時候,“恐懼管理”帶來的不是誘惑,而是拖延。如果你總想推遲或總是“忘記”去做某些事情的話,這是不是因為你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如果是這樣的話,正視恐懼會幫助你作出理性的選擇。因為,改變我們能理解的動機,總是比改變我們看不到的影響要容易。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