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回來一天半娘家,搞得全家人都跟著緊張起來,因為不熟悉娃的脾氣。家人精心準備了玩具,食物,陪玩對象,希望能夠安穩度過。可是,大家還是在一天半的時間內充分認識到我家娃的哭功和耍無賴,熊孩子“美名遠揚”,一戰成名。
而在回來的路途上,更是差點掀翻高鐵車頂,驚動兩三節車廂前來圍觀。在回來的路上,結合自己這幾天帶娃的表現,怎一個差字了得?只會給吃糖,看電視,玩手機,不會喂飯,不會穿衣服,不會洗臉。有的時候看著寶寶一下子長這么高,真懷疑是不是我自己生出來的?為什么我變成這樣一個舉手無措的媽媽?
是因為理論欠缺嗎?從一天從知道自己懷孕開始,育兒公眾號,APP幾乎一網打盡,或多或少都接觸和使用過。按說,育兒知識絕非欠缺,但是為什么真正實踐起來效果這么差?
是因為脾氣急躁嗎?跟我接觸過的人都知道我算是比較溫和的人,對自己孩子更是如此。有兩次老公都急了,我感覺我還能壓的住火。但是必須承認,今天我打了孩子屁股,因為她不愿意穿或者脫紙尿褲。為什么在外對不相干的阿貓阿狗都畢恭畢敬,回家卻要對自己家人抖威風?
理論都是理論,我總覺得再好再多也幾乎沒有,一定要在生活中實踐。比如,我知道不該給零食,不能吃太多糖。不應該丟給電子保姆,應該引導看書,說話,思考。
可是,就一天之中帶娃帶著那么一小會,我還是想丟給電視,因為不想她無聊,不想她哭,我也是。可是這時間省出來我做了什么呢?貌似沒有。越恐懼也不愿意嘗試。嘗試機會少,永遠不能熟練出工。
還剩余四天,臨陣磨槍,我要繼續來實踐自己看來的,學來的,聽來的理論聯系實際。不然就成了“懂很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典范。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