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近段時間因為工作方面的事,有些受挫。于是決定改變一下自己,年初立了不少flags。可是,因為工作環境的關系,他所謂的“改變”似乎也沒能落實。一日閑聊中,注意到朋友語氣里有些許懊喪。于是我問他,“你平時除了讀與專業、工作相關的書籍外,會讀其他的書嗎?”朋友搖頭,然后說到,“要不,你給我推薦幾本書吧。”
我很少給人推薦書,因為總覺得讀書,尤其是讀“閑書”,是比較私人的一件事。給人薦書,多少有越界之嫌。不過,對于相對熟悉的朋友,我偶爾也會根據其個性和喜好推薦一些可能適合的書籍。所以,之后我花了點時間,認真挑選一番,然后列了一個書單發給朋友。
說來奇怪,當書單發出去的時候,我心里竟莫名開心。之前閱讀那些書籍時帶給我的觸動、喜悅及悵然再一次在胸腔中涌動,那一刻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閱讀在我體內積蓄起的力量。這股力量曾陪伴我走過了人生的一個個低谷,也為我一路的成長墊上了一塊塊基石。我希望它們也能給朋友帶去同樣的力量。
毛姆寫過一本讀書隨筆,名為“Reading Notes”,中文版的書名是《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我非常喜歡這個中文書名,因為我一直覺得閱讀于我而言就是一座避難所,它是可以讓我始終保有一顆初心的庇護所,是可以讓我從世俗中隱遁的一間小屋,也是可以讓我站在簾子后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世界的一扇窗戶。
初高中時期的閱讀是在上課時課桌下、深夜宿舍的被子里偷偷完成的。那時候迷戀過霍艷、郭敬明、韓寒,讀過安妮寶貝、痞子蔡、三毛和瓊瑤,還一度為日本漫畫著迷,每周都會在學校附近的小書店租一套又一套的漫畫書。那時候的閱讀并未讓愚鈍的我真正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但是,那些被老師們明令禁止的“課外書”卻讓我從應試的洪流中暫時找到了棲息港。以至于高考結束,當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才如夢初醒般地問自己,“還沒來得及感受高考的重壓,高中怎么就結束了呢?”
大學時期的閱讀是在學校圖書館四樓外文館安靜的書架間,和自習室里懷著愧疚的心情完成的。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每個人的運氣都是恒定的,我覺得閑散也是。或許因為初高中預支了太多的閑散,大學成了我求學生涯中最辛苦的一個時期。那段時間,還曾因為學業壓力過重,對自己又過分嚴苛,幾近抑郁。為了暫時擺脫內心灰暗且無止境的掙扎,每每臨近奔潰邊緣,我就會躲在安靜的外文館里,翻閱那些并不能完全讀懂的文字。印象最深的是一本關于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寫實記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那一個原始國度的靜謐和純粹,在磕磕絆絆的閱讀中我慢慢找到了些許寧靜。所以,因為閱讀,在那段灰暗的時光里我最終沒有被心魔吞噬殆盡。
初入職場時的閱讀是在下班后的辦公室和周末空蕩蕩的宿舍樓里完成的。或許是因為大學那段壓抑的時光,讓原本就不擅交際的我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初入職場,我也曾逼著自己去融入人際圈。可是,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不僅自己不自在,也會因此給人添麻煩。所以,最后還是放棄了。
下班后,教師宿舍樓里總是異常熱鬧,老師們聚在走廊里聊天、拼桌吃飯。我回宿舍要經過長長的走廊,每次老師們都得起身給我讓路。當我從走廊走過,可以明顯感覺到喧鬧的氣氛瞬間變得安靜的尷尬。所以,為了不打擾別人,下班后我會故意留在辦公室,看一會兒書才回宿舍。因此,背地里不少同事說我自視清高,難以相處。而且,不知為什么,我在學生中也“出了名”,被他們戲稱“書呆子”。
對于這些事我都是知道的,只是因為不在乎,所以假裝一無所知,依然故我。一段時間之后,同事們慢慢接受了我不喜交際的事實,那些閑言碎語也就隨之消失了。此外,因為我總是喜歡往學校圖書室跑,圖書室的老師對我格外照顧。每次圖書室進了新書,還來不及拆封編號,老師就會把我叫去,讓我隨意挑選喜歡的書籍,而且不限定借閱的數量。每每抱著沉甸甸的一摞書回宿舍,都會覺得世間一切皆美好,嘴里也不由哼起了小調。
那些年,亂七八糟讀了不少書,現在連書名和作者都想不起來了。不過,那段歲月里陪伴我最多的是周國平。他的文字,尤其是涉及哲學方面的,讀起來并不容易,需要靜心細讀。雖然我已記不清讀過的內容,但他的文字卻教會了我平和與寧靜,陪伴我走過了在鄉鎮中學教書時的日日夜夜。
近幾年,要做的事越來越多,而自己能支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于是閱讀突然成了必須壓榨休息時間才能完成的事。甚至有過一段時間,因為每天12-14小時的工作強度,閱讀一度消失在了我的生活里。直到某日被工作壓得無法喘息,感覺整個人狀態一團糟的時候,我才發現,已經很久沒有靜下心來認真讀過一本書了。
再一次,在糟糕的時間里,在閱讀中我找到了避風港,找到了可以從塵世的兵荒馬亂中暫時躲避的庇護所。直到那個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閱讀已在我的心中筑起了一座城池。無論何時,無論生活多么雞飛狗跳,我都可以走進城池里,隔斷與外界的糾葛與紛擾,一個人,一本書,一段時光,一方世界。
三十來歲,正是兵荒馬亂的年紀,或許注定了與歲月靜好無關。不過,幸運的是,因為可以閱讀,在瑣碎繁忙的生活里依然有一方凈土可供靈魂的成長。我想,這就是即便要壓榨休息時間我也愿意堅持閱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