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從來沒有想過,從一本繪本上看到一則我們經歷過的生活,或者說是相親史。而且作者是國外的,叫普熱梅斯瓦夫?維和特洛維奇。這本《螞蟻小姐想結婚了》是我五歲的女兒自己在書店里選的。那是一家新開的書店,因為環境好,帶著孩子去逛了逛,順便買了幾本書。雖然現在網上買書方便,不過看到孩子喜歡,也就買了。買的時候沒覺得什么,等為孩子讀完以后,我自己又讀了兩遍,然后覺得挺有意思的。
? ? ? ? 主人公螞蟻小姐,看著好像是因為年紀大了要找個人結婚了,就像我們大齡女子因為各種壓力要開始相親了一樣,但螞蟻小姐顯然不是大齡青年,螞蟻有年紀嗎?她是因為“今天錯,清新又有微風,是個結婚的好日子呢,不如我就在這一天結婚吧”。算是隨心隨性而為了。不過,在找對象的事情上,螞蟻小姐同我們多數大齡女生一樣,遇到了各種來相親的人,但總會有各種原因而不合適。譬如,有帶著花和誠意卻不得不把政府號召放在第一位的螞蟻士兵;有身為拳擊冠軍卻十分聽媽媽話的大笨狗;有內向得要是要活的巴拿馬前總統的大猩猩守衛;有眼界開闊卻沒有責任心的洗衣店員工小浣熊。是寧缺毋濫,還是將就呢?這是多么現實的問題,這就是擺在我們大齡女青年面前的問題啊。不用說,螞蟻姑娘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部分啊。
? ? ? ? 看著像成人童話,雖然孩子聽著有孩子的理解,但是對于我來說多像身邊某些朋友的經歷。曾有一位朋友,也是因為家里的原因,而去相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最后覺得挺好的,結果卻出乎意料,你覺得好了,人家覺得你不好,你認為條件好的,那人也有別的選擇。總之,螞蟻小姐簡直是生活中的濃縮。
? ? ? ? 外國人的繪本總是讓我們驚訝,讓我們驚奇,好像比我們國內多數的繪本顯得更深。也許孩子看的時候不會看到這樣的問題,而我們大人看的時候,卻有了各種代入感,有些不同的感受 。不知道作者的出發點是為了什么,或者作者寫這本說的時候想到了什么?孩子或許不懂螞蟻小姐的糾結與無奈,將就與選擇,但我們呢?想起了這幾天轟轟烈烈的何潔離婚,想起了那天下午與幾位朋友一起坐著聊天,聊到女人的結婚,多數人都有離婚的念頭。尤其是,現在的女人,結了婚以后,發現自己的日子過得還不如以前自由,不如以前。有了孩子,逛街不能太久,要帶孩子,有時候老公能夠幫著帶帶,自己還能出去一會兒,有時候卻不能。有些理所當然的事情,你看著簡單,做起來是那樣難。就像某次,我說早上在跑步,一些媽媽們表示羨慕,因為他們有些老公要上夜班,有些平時不在班,怕孩子醒來沒有人,所以晨跑是一種幻想。你看,這么簡單的事情,對于結了婚的女人來說,也成了一種奢侈。如果老公回來了,你把孩子丟給老公,偶爾與閨蜜出去喝個茶聊個天洗個頭,老公理解你的辛苦還好,會幫著你帶孩子,不理解的,則表示,我在外面賺錢回來你不好好伺候,還讓老子帶孩子。你一反駁,大男子主義的男人還會說,女人不都是要在家帶孩子 做家務的嗎?是啊,女人是得做家務,帶孩子,女人還會賺錢,還要照顧雙方父母,女人賺的錢給家里、給孩子,為自己買點貴的都覺得對不起老公對不起家里,畢竟家里還有房貸還有車貸……
? ? ? ? 男人越來越理所當然,女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結婚虧了,結婚前,想干嘛就干嘛……男人也認為自己虧了,女人認為自己委屈了,日子越過越沒勁,如果當初不是為了愛情而結婚的,是因為將就的,那就繼續將就,安慰自己有了孩子了,為了孩子忍吧。而為了愛情結婚的,覺得你不愛我了,我不愛你了……生活都是一團麻。有底氣的女人離了,一個人過得挺好,沒底氣的女人將就著,繼續挨,也不知道要挨到何時。螞蟻小姐沒有將就,最后嫁給了食蟻獸,”長鼻子的食蟻獸和小個子的螞蟻相愛結婚,這到底是在說愛情跨越了一切,還是說婚姻是一個相愛相殺的大迷局。可是,雖然寫著最后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最后其實還潛在著一種危險,食蟻獸可以吃掉螞蟻,是不是表示,最后螞蟻小姐最后依然會是個悲催的結局,幸福只是一時的。這樣想著,我都覺得自己的理解有點灰暗了……也許作者寫這本書沒想那么多,也許他的出發點就是想著,最后都是幸福的,跨越各種的愛情會幸福。只能說,這是本好書,可以各種理解,最后也被婚姻中的女人們,自己多愛自己一點,累了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