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知道有拆書稿和聽書稿這件事,是不久前才知道的,是無意中看到一篇關于對弘丹老師的介紹,于是點擊進入去看了看,才了解到,自己好像生活中另外一個星球一樣,對目前的網絡寫作呀、自媒體時代啦、這樣號那樣號的,都不知道!這些都是最近才知道的,怎么樣我的工作也是和傳播文化有關呀,居然對互聯網、對網絡如此陌生!真是汗顏啦!
了解大概后,在一個月之內注冊了兩個平臺的號,又加入了簡書的日更達人,今天是日更的第38天,目的也是為了督促自己寫作這件事能夠堅持下去。
弘丹老師的拆書稿寫作課,是我這個月報的第三個班,關于寫作的書也買了不少,打算把自己的業余時間全部用在自己喜歡的寫作上面。
我參加拆書稿和聽書稿的目的很明確:
一、培養自己對一本書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之前看書,只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看完之后,基本上不會再去看第二遍,更別說去總結書中的故事梗概,對作者要表達什么,闡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的等等,都不會去深想,看完后就如同老師說的,便被束之高閣。
而且對一件事情基本不求深解,看似啥都懂,其實什么都不懂。我希望學習了拆書稿和聽書稿訓練后,能準確地理解和提煉作者的寫作思想和所要表達出來的意圖。
二,希望通過閱讀書本,鍛煉、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我很小就有個文學夢,在農村這個想法會被認為不切實際,會被人譏諷為不務正業,一個農村的孩子居然敢做文學夢,簡直是腦子有毛病!
小時候家里條件差,更不敢問父母要錢去買個書或者報紙之類的,于是,從小就很有想法的我偷偷的想法攢錢,等錢攢夠了之后,自己跑到郵局去訂閱了一份文學報,被父母知道后,狠狠教訓了一頓,還不準吃飯。這樣,我的文學夢就被環境和窮困扼殺在萌芽狀態里。
印象最深的是,讀初中時,自己一篇作文被當作范文在全班展讀,心里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感動,同時也再一次燃起了我想寫文章的念頭。記得當時讀完了《紅樓夢》后,寫了一本詩集,在同學中傳閱,結果詩集到最后,再也沒有了蹤跡。
由于各種原因,小小的文學夢一直就處于萌芽狀態,從未結過果。在2018年地震后,路經汶川,寫了一篇關于地震后沿途情況的文章,發到一個網站上,立即被收為精華帖子。那個高興啊!
那以后偶爾會寫一些小心情之類的東西,但從來沒有發表過。
我報弘丹老師的課程,更多的是想讀懂、讀透一本書,在老師的引導下,在班上那么多有寫作愛好的朋友們的相互帶動下,學好寫作課程,實現小時候的夢想。
三,也是最主要的,希望通過學習拆解稿和聽書稿能變現
在我了解了如今有那么多網絡作者和各種平臺給予的機會后,而且也能夠將自己的文字變現,這是給予我作為一個非專業作者最大的動力。
雖然我現在不懂的、需要學習的東西有很多,可是我愿意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一把!此刻,想到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兩句話,就熱血沸騰,感覺這些話好像是專門為鼓勵我而創造出來的!
在我人生中,每當有過不去的坎,或者遇到困難時,我就會想起多年前,一個陌生人對我說的一句話來,他說:“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別人在休息時,我在努力!”說得多好呀!哪有不努力就能成功的呢!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用這句話來給自己打氣加油!
現在報了弘丹老師的拆書稿和聽書稿訓練課程,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也希望能有所收獲。
學習寫作課程以后,無論結果如何,努力了也就釋然了!“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不去想成功與否,想到什么就去做,做了便放下了,沒什么大不了的;一個人的智慧,來自于自己的覺悟,有了覺悟,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并看透徹。
我現在一心想學好寫作,只要努力了,盡心了,相信很多事情自然而然會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