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麗
一
袁最近結婚了。
想起那天她發給我的word文檔,不一樣的境遇里,我們居然描述著一樣的心情。
時隔多年后,我們早已不是擁在被子里說悄悄話的小姑娘了,可聊起什么來的時候,從來感覺如舊。
袁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她總是留著小丸子似的頭發,有著圓圓的臉蛋,高中的她桀驁不馴,大學時她談戀愛了,會寫一篇一篇隨性又陰郁的日志,叫人讀來感同身受。
有時候,她在我眼里就像個小魔女,跳出三界之外。
我從沒有想到,這樣的她,會一直跟同一個男人在一起,從大學開始到畢業,后來還去了他的家鄉。現在,她穿紅戴綠,化著俗艷的新娘妝,由一輛貼滿喜帖的車送去他的家里。
女人的一生,非要綁定在一個男人身上。有時候,這是最悲哀的一件事。
25歲以后,所有人都覺得你該嫁了。家里人催,旁邊的親友催,同事熱心地幫你介紹,好像遲遲不結婚就是多大的罪過。
跟一個男人在一起久了,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好像能看到一生。
他的那些臭習慣,也許再也不會改變了。不洗襪子,不刷牙,不洗澡,從來不洗內褲,不會主動做家務,花錢大手大腳。
更恐怖的是,當關系模式定型后,兩人之間的感情就像走在一條周而復始的甬道上,冷戰,吵架,和好,來回循環。不變的是,當你生氣時,他從來不會哄你,只會遠遠躲在一邊,像個石頭人。
吵架多了,你會想著,已經嫁給這個人了,還能怎么樣,除了離婚,只有忍受。
二
那一次吵架,他揮出的巴掌甩到你臉上,是婚姻里的第一次醍醐灌頂。
這一巴掌提醒你,一段關系中不只有甜蜜和親密,還有厭惡和輕視,惶恐和失落,絕望和憤怒等種種令人不快的情緒。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N次。
結婚就是買一送一的一口打包價,從此以后,你要承受這個人的所有的好,與所有的壞。
承受他的壞習慣,承受他的貧窮和拮據,他可能的不負責任,他的病痛和軟弱。
結婚時,神父說的那一段話,“接受你成為我的妻子,從今日起,不論禍福、貴賤、疾病還是健康,都愛你,珍視你,直至死亡。”這句話真像一錘子買賣里,不退不換的售前契約。
談戀愛,我們是在跟一個人的優點繾綣流連,而結婚,卻是跟一個人最討厭最猙獰的那一面一起生活。
不求上限好到什么程度,只求下限不會糟糕到什么程度,看對方的缺陷,你能承受多少。
要么同一人糾纏半生,白頭偕老子孫滿堂,半輩子的心刻滿滄桑的領悟,要么在不同的人身邊來回兜轉,卻不再輕易走進婚姻,要么換得大徹大悟后的孑然一身,瀟灑但孤獨。
你只能拿自己的一生,豪賭一場,并自負盈虧。
三
當然,并不是所有例子都讓人悲觀,至少迎目前很幸福。
迎是我的另一個朋友,高中時她就和同班的同學談戀愛,那個男生并不懂得怎么照顧人,性格自我,但迎喜歡他,他倆到大學還在一起。
后來,他們還是分手了。在跟我視頻時,迎的眼淚鋪滿整張臉,在屏幕上亮晶晶的刺眼。我并不懂得怎么安慰失戀的人,只是很心疼她,失戀真苦,跟一個不懂珍惜的男人在一起,苦過澀咖啡。
現在,迎結婚了,還懷著寶寶。她臉龐圓潤了一點,說起老公來,臉上總是笑意盈盈。她說,老公平時對她照顧得細致入微,從來不惹她生氣。要是鬧別扭了,不到兩個小時,老公就會主動湊過來道歉哄她。
她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父母常年分居,母親心思敏感,控制欲強,她曾經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生,手心總是冰涼涼的。
如今,她在我面前非常理性地談起自己的父母,分析他們的性格缺陷,以及為何走到今天這一步。這種豁達來得并不容易,至少我認為,她在和老公的相處中獲得了很多溫暖和美好的體驗,這滋養了她的精神。
幸福是握在自己手里嗎?為什么它總是如此縹緲。
四
有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說,一個女巫,白天是嬌艷的少女,晚上是布滿皺紋的老婦,以此迷惑人心。后來嫁給一個騎士,騎士還沒掀開蓋頭,女巫問他,你想要哪張面孔。
騎士稱,你說過幸福來自于自己做選擇,那么你自己選擇吧。女巫就高高興興地變成少女了,日夜如一。
這個故事也有蠱惑人心的力量。它勸告你,尊重自己的內心,別管它是魔鬼還是天使。
但它沒告訴你的是,不管前路如何走,總有一些代價必須支付。因為,你遇上的人,并非每個都像那個無條件支持女巫的騎士。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新奇的說法,說女人不管有沒有伴侶,結沒結婚,得當自己“像已經喪偶了一樣”去生活,凡事多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過好自己的生活,沒有依賴之心,才能真正地獨立自主。
伍爾夫曾說,一個女人要想寫小說,必須要有錢,以及有一所屬于自己的房子。不管是不是當作家,我覺得每個女人都得為自己的事業奮斗,并努力買一套自己的房子。
當全世界的風暴都在腦后呼嘯而過,當你和伴侶賭氣吵架,當你想要一個人安靜地生活一段時間,當你想與最好的閨蜜共度時,那所房子將成為你的城堡。
路漫漫,其修遠兮。
沒錯,我開始有點恐婚了,在這27歲即將到來的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