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事情做到了嗎?”
“我正在做”
基于動漫里的正義與邪惡之爭,幼年時想成為一個英雄;童年時想做科學家發明自己喜歡的玩具;而今天,我想讓父母以我為傲。
不再追求膚淺的物質生活
前段時間的“雙十一”讓我看到的不是大學生的購買力有多么強大,觸動我的是能否用自己賺的錢去買喜歡的東西。糾結于自己喜歡的東西,可昂貴的價格讓我們望而卻步,獲得的代價則是向家人開口。我們從出生到大學畢業,甚至于成家立業,無時不刻花著父母的錢,可他們呢?一直在為我們最優質的生活條件而拼搏,何時能讓他們感受到無憂愁的時光。最興奮的并不是向家里要錢,而是向家里打錢。“雙十二”也快到了,該作何選擇?還有手可以剁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處于大學時期的我們多多少少有些感觸。處于大學時期的我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職責。除了學業還有各類的組織部門。紛繁復雜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過的充實,盡管自由支配的時間有時會很少,至少我們嘗試過,認真過。入學時,我心里早已植入了三個目標,學業、社交能力、身體素質。就是為了將來能夠走上社會不被淹沒在大學生泛濫的時代中。
愿你可以活得像你的朋友圈那樣好。
生活不是青春偶像劇。為了自強,不要空洞遙遠的目標,不要實至庸俗的吃喝拉撒。必須一覺醒來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天該干什么,能干什么。世界由早睡早起的人推動,拿著手機在朋友圈里生活這等同于虐待生命,不如醒來洗漱后吃早餐。出門在外無論遠近和家人保持溫暖的聯系,和一些人保持距離。親情是我們一生無法割舍的東西,這個世界上只有家人對你無條件的好,從你踏上大學之路那刻起,與父母見面相處的次數將越來越少。碎片化時間是我們可以抓住的東西,與父母、老友聊天、看一部電影、學習簡單的辦公軟件。我們必須積攢這種微小的期待和快樂,這樣才不會被遙不可及的夢和無法掌控的愛給拖垮。
你的外表要襯得上你的靈魂
超級英雄的能力大都是與生俱來或者偶然得到的,但是大反派的能力卻多是用自己的智力或常年不懈的努力達成的。我們可以在大學期間學習理財,重新拿起多年未彈的吉他,不讓有意義的東西荒廢掉。自己才是主角,不盲目跟從,這一切都不如自己的生活重要。至于“不掛科不逃課的大學是不完美的”這種說法,這句話百分百誤人子弟。有節律的生活才是充實的,不去無意義社交,不盲目跟風考證,明白自己真正喜歡什么,需要什么。
大學四年的時間說長,很漫長;說短,轉眼即逝。面對任何事情,新手的狀態是最自由的,沒有包袱,只有希望。站在起點,面前有無數條路可以走。不論怎么走,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相信你支持你的人就好。
? ? ? (作者:姜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