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成熟就是:痛得不動聲色,愛得悄無聲息。能夠收放自如,懂得冷暖自知。
01
2018年10月16日,在微博熱搜還停留在“錦鯉與信小呆”,“EDG擊敗KT負憾于TL”的時候,一則微博熱搜突然登頂,崩潰了服務器。
記得上一次微博服務器崩潰,是因為鹿晗宣布了與關曉彤的戀情。
這一次,趙麗穎官宣出了她與馮紹峰的愛情。
在兩人曬出結婚證時,作為吃瓜群眾的我才茫然驚醒:這波狗糧,確實來得有點猝不及防……
強大的網友華麗變身福爾摩斯,終于挖出了一些蛛絲馬跡,拋出了一波又一波的愛的食糧。
首先是兩人選擇官宣的時間,10月16日是趙麗穎的生日,而10:07分則對應了馮紹峰的生日,馮紹峰還特意在趙麗穎的微博下留言“老婆,生日快樂。”
其次,是網友挖出的感情故事:唐僧終于娶了女兒國國王~
2016年,兩人參與合作《西游記與女兒國》,因此結緣。
電影《西游記女兒國》
之后,網友還羅列出一大堆兩人從認識到現在的蛛絲馬跡。
趙麗穎與馮紹峰被拍到一起吃火鍋;
趙麗穎與馮紹峰被拍到穿情侶裝約會,并同回酒店;
去年10月,馮紹峰從北京飛橫店為穎寶兒過生日,飯后被拍到出入同一家酒店;
……
但這些信息在10月16日前,都是用來炒作的八卦新聞,兩人也從未對此作出回應,吃瓜群眾也只是一笑了之。
所以,在兩人曬出結婚證后,不少人才會有大吃一驚的感覺。
趙麗穎和馮紹峰之前很少秀恩愛,這一次出現,直接是曬本,瞬間在秀恩愛的檔次上秒殺了好多人。
原來,無聲無息出現的炫耀,才是最高級的姿態。就像沒被泄露的劇本,才更具有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02
越成熟的人,越少曬生活
我的朋友圈也常常看到有人秀恩愛。
但是細心觀察會發現,常常秀恩愛的人,感情上也比較容易出問題。
因為他們把“秀”,變成了一種生活常態。作秀多了,也就很容易把秀給作死。
但有的人就不一樣,他們不是不曬感情與生活,他們只是曬一些他們的風格。
如趙麗穎和馮紹峰的官宣,在秀恩愛的同時,他們的官宣更像是一種無聲息的通知。官宣,是為了一種儀式感,也是為了履行一種職責:讓我身邊的人,知道我的人生大事。
好的愛情,沒有人說一定得要大張旗鼓。因為大張旗鼓只是一種形式,并不是愛情與婚姻的真諦。
比起大張旗鼓,我更羨慕的是那種悄無聲息的坦然,如涓涓細水,細水長流,流到攜手共白頭。
成長其實也是這樣。
心智越成熟的人,往往也越少炫耀生活。
最喜歡的作者之一Ray先森,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一個故事:作家牛皮明明的朋友是上海著名投資人,每次和同學聚會,他都故意打扮得接地氣一點,他會換上普通的T恤,把好車放在車庫里,選擇打車去參加聚會。
有人問他為什么每次聚會都這樣穿戴,他說:
大部分老同學物質條件沒有自己好,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運氣差,而是因為自己出生在上海,父母是上海第一批成功的商人,自己的起點就比許多同學起點高。
選擇換下昂貴西裝,打車去跟同學聚會,是為了照顧更多同學的感受,讓他們不會有距離感,心理也不會有落差,不妄自菲薄,輕易否定自己的人生。
這種境界上的差距,是那些在朋友圈里炫耀的人,永遠也達不到的。
同樣,心智越成熟的人,往往也越能隱瞞苦澀。
我讀大學時認識一個特別踏實和沉穩的男生。大二那年,下課后回到宿舍,我發現了朋友圈里都在轉發他的一條動態,是一則因為家庭困難而推送的輕松籌,他媽媽生病了,很嚴重,所有的大小便都是他和他爸爸在幫忙。因為住院久了,家里耗光了積蓄,他才選擇了輕松籌。
而上一節課我看見他時,他還能認真的上課和回答問題,還能在課間,和我聊著那些可有可無的話題。
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我真的震驚了。我不知道在他云淡風輕的背后,究竟隱藏著多大的悲傷。
我更不知道的是,到底有多強大的力量,才能讓他在劇痛面前,表現得如此不動聲色和從容。
年少的時候,我們常常多愁善感,一點點情緒,也想要渲染得驚天動地,要說給全世界聽。
后來我們慢慢長大了,也常會有情緒,可更多的時候卻開始收斂,懂得冷暖自知。
我越來越深信,有一種成熟的標志就是:
痛得不動聲色,愛得悄無聲息。能夠收放自如,懂得冷暖自知。
03
人們炫耀的,往往是他最欠缺的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人越是炫耀什么,他就越缺少什么。
我有個表姐,以前身邊發生一點點事情,都喜歡發個動態。盡管點贊的人寥寥無幾,可她還是習慣把朋友圈,當成了情緒的傾訴地。
后來,她開始工作,成家后有了孩子,曬朋友圈的次數也慢慢降了下來。
有一次她向我吐槽生活不易時,我還打趣她:是啊,你可是忙得連朋友圈都懶發了。
她卻一本正經的道:我不是懶得發,我只是覺得,整天拿自己的那點破事發朋友圈,實在是太幼稚了。
是啊,該有多幼稚,我們才相信別人會流連自己朋友圈的內容。
時間抹去了我們的年少輕狂,沉淀了冷暖自知,留下了孤芳自賞。
在朋友圈里,有人曬著各色各樣的生活,曬讀書、曬加班、曬旅游……
有的人活生生地把過日子,變成了曬生活,活在了朋友圈里。
也有的人,朋友圈常年不變,卻活在了朋友們的心里。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社會比較”,人們出于自尊,往往會選擇背景不同的人作比較,以得出合乎己意而有偏差的結論。
通常來講,我們會習慣于上行社會比較,就是把自己與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所以在朋友圈里呈現出來的狀態,往往要比實際生活好得多。
而一個內心匱乏,心理上有點自卑的人,往往更喜歡在朋友圈炫耀他的所得所失。
亦舒曾經說過:“真正有氣質的淑女,從不炫耀她所擁有的一切,她不告訴人她讀過什么書,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買過什么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越缺乏安全感的人,也越容易炫耀和較真。如同有的人在走夜路時,喜歡哼著歌,甚至大聲說話。因為他們膽子小,想借用聲音上的洪亮,來掩飾內心的不安與慌張。
殊不知,在我們掩飾的那一刻,已經暴露了我們藏在心底的慌張與脆弱。
04
內心豐富的人,從不在乎外界的風聲
女神王菲,就做到了不在乎外在的風聲。
當年,王菲和竇唯在一起時,她正是事業發展的好時機,卻甘愿住在竇唯的四合院里,為他去公廁里倒痰盂。
她和竇唯奉子成婚的時候,幾乎所有媒體都不看好這段婚姻。
但她卻以她的《執迷不悔》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這一次我執著面對
任性地沉醉/我并不在乎
這是錯還是對/就算是深陷
我不顧一切/就算是執迷
我也執迷不悔……
后來,竇唯愛上了高原,王菲選擇了離婚,也沒有對媒體說起太多言語。
2005年,王菲和李亞鵬在一起時,她宣布無限期退出歌壇,從此專心過起了小女人的日子。
有人質疑李亞鵬的真心,王菲回應道:“你知道現在讓我有感覺去愛一個人是一件多難的事,你說亞鵬他有可能騙我,有可能會辜負我。可是我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愛一個人的感覺,那我多辜負我自己啊。”
無論結局怎么樣,她所做的,都不會辜負她自己。
在音樂上,她不需要取悅觀眾;
在婚姻里,她也有她的不動聲色和從容;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不動聲色,是因為在她的內心里,一切都有聲有色。
周國平老師說過:人生最好的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內心越豐富的人,越不會在乎外界的風聲,因為她們已經活出了自己最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