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面的這張美圖,就知道小燕我又在搗鼓美食了。
賢哥很喜歡面粉類的食物,包子,饅頭,還有現在的這些烙餅。這是我最新接觸的面粉類食物。加上胡蘿卜南瓜雞蛋或者火腿肉末,這樣搭配起來,營養葷素搭配,賢哥唉,我們做的賢哥愛,我們做得開心。
剛開始接觸的時候,不敢放肉末雞蛋,因為怕浪費材料。其實也真是的,第一次做的還好,所以第二次做的時候呢,自己就比較放松,那個面粉和水,還有其他材料的比例也沒有很看重,于是乎在今天下午做的這一波鬧餅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各種材料粘不到一起:成不了餅。
究竟是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呢?是水多了?面粉少了還是火候掌握的不夠到位。總之看到失敗的那個面粉團我有些泄氣。(你想象不到它們有多丑)看著廣叔他們把失敗的面粉團吃的那么津津有味,我決心重新嘗試。
水放少點,面粉加多一勺,火候控制在中小火,并注意在鍋燒熱后再放入面粉糊。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成功了,做了由始以來最最薄的一張餅。
今天在語文課堂上,我問學生你們知道自己出去社會后將面臨的是什么嗎?他們沒有回答。我繼續說,現在人工智能化越來越高,社會可能不再需要流水線做工的工人了,那么需要什么呢?是人腦的智慧哈。所以我們現在在學校的學習的時候,也應該多想想,每天都問自己幾個問題然后嘗試著回答。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再聯系時評類議論文的寫作。那也是需要腦力的。
實踐證明: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多動腦會讓人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這個道理在做蛇柱也得到了驗證。
上圖是石柱的兩種不同形狀,那么如何得到這兩種不同形狀的呢?以前自己沒有想過,原來是編排次序的不同,會導致有不同的形狀。
比如白紫兩色按照白白紫紫的順序,出來的花紋便是白紫相間的紋路。倘若是白紫白紫順序排開,出來的紋路應該是斜波浪式的。
如果用四色線編排,那出來的紋路是不是更加豐富呢?
嘿嘿,之前的蛇結自己在編的時候也很鬧心,因為總把握不好它的位置,在看了教學視頻,加上自己不斷揣摩中我終于能夠游刃有余地打好蛇結。
如果不思考,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前方的路該怎么走?行尸走肉讓我們厭惡生活,厭惡社會。做什么都提不起勁。
前面一段時間自己感覺也是這樣的。跟廣叔說,最近覺得好頹廢啊,日子好無聊,好空虛啊。回想在那段時間,自己根本什么都沒有做,所以空閑的時間留下來就讓自己空虛了。
人是閑不住的,至少腦子是閑不住的。在我們人閑的時候,腦子依然在不停的運轉,所以我們感覺到了空虛寂寞。
學生的讀書筆記里每每提到這周好無聊,下周又是好無聊。究其原因還是腦子還動到,或者沒能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學習也需要勞逸結合的嘛!
ps
課前三分鐘進行得很順利,這可累壞我了。不過這也是對我的一種催促吧,能讓我進步的,所以還是開心!
每晚給賢哥講睡前故事,并把它錄在喜馬拉雅fm里,這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早上開始背詩經《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