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志斌同學發出這個提議的時候,我覺得有一種正中下懷的驚喜,因為這是一個極好的讓自己安靜下來總結和思考的機會,我現在的生活中太缺少這樣的時刻了,尤其是最近意識到了它的嚴重性,似乎每天的生活像是在例行公事,再加上自己心里一直揮之不去的焦慮,沒有靜下來寫東西的機會。
看到了志斌同學寫的文章,一口氣讀完,真情實意,很打動人心,也由衷的欣賞,讓我對自己的生活也浮想聯翩,回顧我這小半生,我就是那種懂得很多道理,卻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尤其是這兩年,某些生活的受挫,使我連對道理的認知都產生了質疑,這樣一講,頓時覺得人生蒙上了一層灰,在劉潤老師的那篇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直指人心: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5%是靠思考腦驅動的,而其它95%的行為都源于習慣,靠反射腦來驅動。只有當你不斷練習,讓行為變成習慣,才能真正變成你自己的東西,才能真的影響一輩子。所以說,習慣是最關鍵的點,但一旦你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就相當于你把一個正確的邏輯,寫入了反射腦中。未來,一些別人看來非常痛苦的事情,于你,就是自然而然的反應。你不但在做自己,你還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對于我,就是缺少好些好的習慣。
這兩天突發的一些變故,使心情很不好,但今晚覺得輕松了很多,如論如何,還是要努力調整自己,總結一下在得到里的收獲。因為告別小麻雀,人生還是要繼續的吧!
說到收獲,得感謝志斌同學,把我帶到了這個群里,一份的分享,得到好多份的回報。
我很喜歡這個群里大家分享的專欄。每天早上都會在去公司的路上聽小熊分享的《硅谷來信》,硅谷來信涉及的面很廣,無論是大到世界的旅游和經濟的闡述,還是教育和小到一些社會見解。我都很受益,也是聽得津津樂道。每天早上上班前或多或少的汲取這樣的一些智慧,就如一頓很有營養的早餐,最起碼可以精神一上午。所以再次感謝小熊的分享,為你準時準點,風雨無阻的分享點個贊!
群里還有志斌分享的熊太行的關系攻略,每次聽完都很欽佩這種觀點,有時候聽著聽著都贊許而由衷的笑了。這樣的思維一定是最前沿的,符合社會現實,所以不僅實戰性強,還引領者思想界的潮流,為獨立人格的培養和原則的建立一定是具有實質性的意義的。
還有就是古典的《超級個體》,最早因為遠中的推薦我接觸了古典,讀了一本他的書,剛買來的第二本由于沒有好的讀書習慣和時間管理還沒有開始讀,實在慚愧。古典的《超級個體》基本上也是堅持每天聽,帶著如他所講的目的:成長,長成自己的樣子。我理解的自己的樣子就是更好的樣子。引用商湯王的一句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很有意思的是在我聽古典的時候驚喜的發現我和他在某些觀點上如此的相似,比如清明節時的專題,對死亡的認知。古典講:死亡就像魔鬼,看的見的魔鬼比看不見的更可怕,其實越不提越糟糕。比方說,中國人的醫療費用有75%都花在了臨終前的3個月生命的維系上。一個中產家庭親人去世在醫院里花費近20萬。而同樣一筆錢如果按照每年5000元投入到保健、保險和體檢中,夠花40年。關于為什么活著和活著的意義,史鐵生《我與地壇》里講:“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這是史鐵生在出了車禍雙腿喪失行走能力后的總結。生而為人,當你懂得:1、健康無價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緣分,學會感恩和愛 4、學會如何生活,活在當下 5、經得住誘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個人。終其一生,你就可以坦然面對死亡了吧。
從我總結的這些專欄里面,大概可以看到,我是個懶人,專挑有音頻的來聽,這樣的懶惰一定是吃虧的。我試著去讀過幾篇只有文字的,覺得也都是精華,可是很多都失之交臂了。所以我決定按照劉潤老師講的培養自己好的習慣,形成天然的條件反射,成為更好的自己。
再次謝謝得到的每一位同學,祝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