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3年12月。
澶州城(今濮陽城)分為南北兩座城,黃河河道從兩座城之間穿過,如今季節黃河河水落下一半河面結成冰面,南北兩城間的河道上架起了三十多座浮橋方便人車馬輛通行,這些浮橋在冰凍的河面上就像鑲嵌在冰河中,每天有大量運送糧草的馬車和軍隊源源不絕穿梭往來在浮橋上。
澶州南北兩城內是完全不同景象,相比之下澶州南城更為龐大得多也更像一座城市,南城里人來人往酒樓客棧各種店鋪都像平時一般營業,除了城里數量眾多的軍隊出沒,并沒有多少像是要打仗的氣氛,而北城雖然小不少,但城墻高達十數丈厚達數十丈,像是顆釘子般釘在黃河北岸,城池內部更像是座軍事要塞,進出全是宋軍將士,普通百姓根本無法進入。
這天下午過后澶州南城內往來人尤其多,城中南北東西道路中央處附近有新兵招募處,不少青壯年都從四面八方趕來投軍,王大勇也在其中已排到最前,他身穿一身尚算干凈整齊的灰布粗衣,一個被人稱作劉班頭的軍漢身前擺放著張厚實的榆木方桌,他坐在一張椅子上看著封信對王大勇簡單盤問了幾句,隨后將身邊另一張桌子處擺放的一套疊得整齊的宋兵軍服交給他,道:“你和他們幾個在旁等下,一會崔班頭會帶你們去新兵營報到。”
王大勇忙向劉班頭連連鞠躬,道:“多謝將爺。”
劉班頭擺手道:“這里將爺不能亂叫,叫我劉班頭就行。”
王大勇又鞠躬道:“多謝劉班頭。”
劉班頭沖他身后另一青年道:“下一個。”
王大勇忙捧著衣服走出隊列來到一旁,張巧兒穿了身白色粗布衣裙走到他身邊道:“他好像才問了你幾句話——”
說著張巧兒又看了眼劉班頭那邊一眼,輕聲道:“其他人都要問很久。”
王大勇道:“這得多虧你哥寫的推介信還找人蓋了印鑒——”
他放低聲音繼續道:“劉班頭剛才還問——你哥是靜塞軍的?我說是,他說靜塞軍的可都是了不起的漢子。”
張巧兒臉上也露出驕傲神情,道:“那還用說。”
他們說話間張魁也身著身黑色粗布衣大步走來,他見王大勇手捧軍服臉上露出開心笑容,道:“通過了?”
王大勇道:“是。”
張巧兒道:“爹,你呢?”
張魁笑道:“那還用說,你爹做了一輩子鐵匠,這露兩手打兩下鐵,這里工匠營管事就說——行了,明天過來干活。”
張巧兒笑著點頭道:“這就好。”
王大勇看著她神情有些不舍,道:“我投軍當兵,爹去軍中做工匠,你呢?”
張巧兒道:“聽說這里招洗衣服和燒火的,我回頭去看看。”
張魁笑道:“巧兒,要不你在城里搭個小戲臺唱戲吧。”
張巧兒道:“我怕這里的人不愛看戲。”
張魁道:“怎么會呢?我說這城里這么多爺們,閑下來看看戲解解悶也是要的。”
王大勇道:“爹說得也是。”
張魁道:“唱戲的東西都帶著吧?”
王大勇笑道:“巧兒的那些寶貝看得比我還重要,我當然會幫她拿著。”
張魁道:“那就試下。”
張巧兒嗯了聲也輕輕點點頭。
這時他們聽到澶州城南門方向傳來一陣急促馬蹄聲,見一隊騎兵隊列整齊正由南門慢步跑向北門,每個騎兵都身著褐色皮甲頭戴斗笠軍帽外罩白色披風,披風上繡有白虎銀線飾紋,坐騎右側掛有張一端鑲有銀飾的長弓和多個插滿羽箭的箭壺,箭壺上同樣有白虎銀飾圖案,他們所帶的長弓和羽箭要比普通弓手用的更長些,此外每人都背負一面青色白虎戰旗,走在最前面的青年將官比其他人多背負一面戰旗,顯然是這隊騎兵首領。
張魁一眼看去,贊道:“好弓!”
張巧兒道:“他們好威風。”
王大勇臉上露出羨慕神情,聽到身邊有人道:“那當然,他們可都是從京城趕來的,圣上的御林禁軍,白虎旗強弓營,他們用的弓那叫神臂弓,能射到兩百五十步呢。”
出聲的是個身材中等的宋軍軍漢,他說完沖四下大聲道:“我是崔班頭,拿了軍服的新兵都來我這集合。”
* * * ??* * *
三百來自京師的白虎弓騎手在人群注目中穿過澶州南城街道,他們出了南城北門來到城外河道中間最寬闊的一座浮橋前,每座浮橋都有軍卒把守,守橋軍卒看到這隊軍容整齊的白虎營將士來到也神情有些興奮,為首一青年將官上前攔住了最前面的強弓營領隊人,道:“停。”
帶領這支弓騎兵的是個叫馮延贊的年青人,他相貌俊朗濃眉大目,神情看上去有些冷漠,馮延贊在馬上拿出封信給守衛浮橋的將官看過,然后繼續帶著三百強弓營人馬整齊地通過浮橋來到澶州北城。
澶州北城南城門外又有一個全身披掛的將官帶著十來個軍卒攔住馮延贊,道:“你們從哪來?要去哪里?”
馮延贊再次拿出信遞給將官,道:“京師白虎旗強弓營御武校尉馮延贊,奉前敵統帥李繼隆大帥之命前來增援張將軍。”
守門將官看了眼信抬頭道:“太好了,你們來得太及時了。”
馮延贊道:“遼軍來了嗎?”
守門將官道:“剛才探哨回來說二十里地外已發現有遼軍。”
馮延贊道:“我還有大帥親筆書信要交給張環將軍。”
守門將官道:“張將軍在北城門上指揮,我帶你們去。”
* * * ??* * *
守門將官從城門旁牽過匹馬,他上馬帶著馮延贊和他的強弓營部眾進入澶州北城,強弓營三百人緊跟在馮延贊身后,其中最前面二人是李繼隆和慕容英,他們一入北城就和馮延贊一樣感覺到這里氣氛緊張,城內有些軍卒在檢查手中弓箭刀槍鋒刃,有些奔跑著將一捆捆羽箭送上四周城墻,每個人都忙碌著神色凝重但并沒有驚慌,他們看到馮延贊帶來的強弓營人馬紛紛注目望來又私下說著什么。
慕容英輕聲吐出口氣,低聲道:“還好我們沒有來晚。”
李繼隆道:“是。”
守門將官帶著馮延贊和李繼隆、慕容英來到北城北門樓下,他們下馬四人一起上了城樓,門樓上一個身形威武的黑甲中年武將正在城樓中間軍鼓旁對兩名屬下將領下著命令,那兩個將領道聽完抱拳齊聲道了聲遵令從城墻兩邊跑開。
守門將官對馮延贊道:“這就是張將軍。”
他快步來到張環身前躬身抱拳道:“張將軍,京師白虎旗神弓營已到,馮校尉說有大帥的信要親自交給將軍。”
張環道:“好,你去吧。”
守門將軍又行了一禮快步跑下城樓。
張環走到馮延贊面前睜大著眼睛打量著他,神情有些感慨道:“把信給我——大帥他身體好嗎?”
馮延贊沒有出聲,他身邊李繼隆摘下斗笠軍帽看著張環輕聲笑道:“他現在身體還行,能吃能喝能睡,應該還能騎馬舞劍。”
看到李繼隆出現城頭張環嚇了一跳,眼圈不覺有些發紅差點有淚涌出,道:“大帥——你——你老人家真來了——”
他作勢要對李繼隆跪倒行大禮,李繼隆一把將他扯住輕聲道:“先別行禮,也別讓任何人知道我在這。”
張環忙停住行禮輕聲道:“末將知道了。”
李繼隆重新戴上斗笠軍帽,回頭對馮延贊道:“把強弓營的人全部帶上城樓兩邊布置,讓他們抓緊時間休息。”
馮延贊道:“得令。”
張環看向馮延贊背影,慨然道:“繼言的兒子都長這么大了。”
李繼隆道:“是啊,和他父親一樣是神弓手。”
他和張環走到城樓城垛邊看向北邊,見北邊曠野望去寸草不生都是黃土,北風不時揚起風沙,兩里多外有條不算寬的小河支流橫淌而過,道:“蕭撻凜起兵從瀛州趕來澶州,看來他下決心要和我們在澶州決戰。”
張環道:“是,剛才探哨報,前鋒已在十五里外。”
李繼隆道:“我軍集結情況如何?”
張環道:“前線四周各軍團除了楊延昭將軍率靜塞軍團負責機動,其它大都在向澶州城集結,只是聽說王超將軍的雄州天雄軍團沒有任何行動。”
李繼隆慨然道:“看來我確實指揮不動他,好在楊嗣將軍從后方統領的博野軍團應該能提前趕到。”
張環道:“楊嗣將軍最快明天能率援軍趕到。”
李繼隆點頭默然片刻看了眼兩側,見城樓兩側角落各擺著具一丈長寬半人多高的機弩,機弩從上往下看呈鶴翼狀藏身在城墻后面,弩口在城垛間隙正對城下,城墻兩邊每隔十丈外又有一具機弩,他輕聲道:“京師運來的神機弩都能用了嗎?”
張環道:“都已安裝好也試過能用,現在就等著這些孫子們來了——可惜數量少了些,只有十二臺。”
李繼隆道:“魯師傅們為趕制這十二臺機弩也是廢寢忘食,不容易——”
張環道:“這我知道。”
李繼隆沉默片刻,道:“神機弩除非我下令,不得擅自發射。”
張環道:“遵令。”
他臉上露出笑容道:“大帥又有計策了?”
李繼隆也笑著看了眼天色,道:“你組織城里守軍分兩批,將所有弓手全集中在北城城上埋伏,沒有命令誰都不許露面,其余步軍騎兵等敵軍前鋒靠近就從浮橋上撤去南城,到時把最兩翼的兩座浮橋也給我燒了。”
張環眨了眨眼睛抱拳輕聲道:“末將這就去安排。”
* * * ??* * *
蕭古愣率三千契丹精銳鐵騎趕到澶州北城北門外時天色已是下午,他們踏過小河在北城門外七百步處布下陣勢,蕭古愣身著黑甲外罩黑袍坐騎一匹黑炭馬,身后背負三面黑色銀狼戰旗,他看著澶州北城高聳的城墻上空無一人,整座澶州北城像是座空城般無聲無息,遠處兩側黃河河道上依稀能看到宋軍在浮橋上渡河,還有些輜重馬車在運往南岸。
蕭古愣身邊耶律德背負兩面黑色銀狼戰旗,道:“將軍,要追殺他們嗎?”
另一同樣背負兩面黑色銀狼戰旗的耶律齊看著澶州北城北門緊閉,道:“看樣子他們想憑借黃河死守對岸南城,不要北城了。”
這時左側一騎探哨飛馬而來,他來到蕭古愣身前滾鞍下馬道:“將軍,宋軍開始燒兩側浮橋了。”
他剛說完右側同樣一騎探哨來到,探哨不等下馬就道:“將軍,宋軍在從北城撤向對岸南城,我看到有幾匹馬被擠落河里了。”
耶律德哈哈笑道:“看把他們嚇成這副模樣。”
耶律齊點頭道:“他們肯定沒想到我們來得這么快。”
蕭古愣看著黃河河道上揚起煙塵輕輕皺起眉頭沒有出聲。
耶律德道:“大王今晚就會帶大軍來到,如果我們能拿下北城,再斬殺些來不及渡河的宋兵首級,定會令大王高興。”
耶律齊道:“是啊,兵貴神速,得趁他們來不及防備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蕭古愣想了想對耶律齊道:“耶律齊,你率本部人馬從右側突進,追殺逃敵。”
耶律齊笑道:“得令。”
蕭古愣又沖耶律德道:“耶律德,你部從左側追擊——你們全都給我記住,不許追過浮橋南邊,我在中間奪城,把來不及渡河的宋軍給我包了。”
耶律德哈哈笑道:“這第一功得記我身上了。”
耶律齊也笑道:“這可難說。”
說完他呼喝一聲揮動長刀帶著身后一千黑狼鐵騎像片黑色狂風般卷向澶州北城西側,耶律德也持矛策馬帶著一千部下沖向澶州北城東側。
蕭古愣回頭沖自己手下部眾道:“跟我來拿下澶州北城。”
他身后部眾發出一聲整齊吼聲跟著蕭古愣沖向澶州北城,一時間三支隊伍馳騁在澶州城外的黃土地上,奔騰的馬蹄聲猶如千百面戰鼓敲響。
* * * ??* * *
澶州北城北門樓上李繼隆和張環、慕容英、馮延贊都蹲下身子藏在城墻下,在他們身后大量隨李繼隆來到的宋軍強弓手都蹲在內側城墻邊,每個人手中都握弓持箭全神貫注。
李繼隆和張環聽到馬蹄聲響稍稍探出頭,看到蕭古愣率軍分兵三路向澶州北城三面沖來,張環輕輕拔出腰間長劍,喜道:“真的來了。”
李繼隆看著蕭古愣帶著中路人馬離北城門越來越近,眨眼間已在兩三百步的距離之內,他蹲下收回身子慢慢來到靠內城那邊城墻處,慕容英忙跟著他移動來到他身旁,李繼隆看著她輕聲道:“緊張嗎?”
慕容英手握腰間佩刀刀柄輕輕搖頭,又輕輕點點頭。
李繼隆微笑著低聲道:“第一次打仗緊張是很正常的,不過一個女孩子無端端跑到戰場最前線來就不正常——我真怕你這輩子都嫁不出去。”
慕容英臉微微一紅嬌嗔道:“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我一輩子守著義父。”
李繼隆又笑了笑看向城墻外側方向,他聽到前方城墻下面傳來巨大的敲擊城門聲音,很快兩邊拋上數十個攀城用的鐵鉤爪,鐵鉤爪落地后倒拖著鉤住城墻城垛墻邊,幾乎同時城墻上兩側有兩個軍卒彎腰飛奔而來,一人對張環道:“將軍,他們東邊繞城而過的隊伍離城墻只有八十步。”
另一人道:“西側的一百二十步。”
張環看向李繼隆低聲笑道:“他們真以為我們沒人了。”
李繼隆道:“那就給他們點教訓。”
他目光緊緊注視著最近處一具鉤爪,看著鉤爪后的繩索輕微地左右擺動,像是在數著繩索擺動次數,過了會他揚起左手輕聲道:“準備——”
張環點頭舉起手中長劍,馮延贊也彎弓搭箭對準李繼隆注視著的那處鉤爪繩索后面,隨后他看到繩索后露出一張遼兵的臉,而那遼兵也一眼看到李繼隆張環等人像是在等候著自己,又看到張環張開大嘴巴揮劍吼道:“殺!”
張環的吼聲就像一聲霹靂在城樓上炸響,那遼兵嚇了一跳不自覺地松開抓住繩索的雙手,幾乎同時馮延贊手中長弓射出一枝白羽箭正中在他面門上,他發出一聲慘叫聲落下城墻。
馮延贊帶來的強弓營射手早已站直身子彎弓射箭將攀上城樓的第一批遼軍軍卒紛紛射下城墻,隨后他們立刻取箭沖到城墻邊向擠在城樓門下撞門的遼軍繼續射箭,每射一箭他們都會機警地躲到城垛后面左右移動幾步位置,再彎弓搭箭探身尋找下一個目標。
張環跑到軍鼓旁手持鼓槌用力敲打北城樓上的軍鼓,隨即澶州北城東面和西面城樓處也傳來敲打戰鼓的聲響,同時澶州北城城墻上三面長弓崩弦聲和羽箭穿空聲夾雜著人聲戰馬慘呼聲響成一片。
李繼隆快步來到城樓外城墻,身旁一枝羽箭由下面射來在他身旁掠過,他看到城墻下遼軍后排不少軍卒紛紛在馬上用弓箭向城墻上對射,只是一來他們都是更擅長野外沖鋒的騎兵,射術遠不及宋軍強弓營的人精準,二來所用的弓也不如強弓營的人射得遠,再加上突遇攻擊免不了驚慌失措,射出的箭大都沒有準頭,而宋軍強弓營的人個個都射術了得,幾乎每發一箭都能射中一個遼軍,再加上其他數千宋軍弓手蜂擁般來到城墻邊,城上箭如雨點般射向城門下擁擠在一處的遼軍,片刻間遼軍紛紛中箭落地,不少人開始向后逃去。
東西兩邊城墻也是大量宋軍弓手來到城墻邊,他們對著兩邊城墻下繞城而過的遼軍開弓放箭,遼軍猝不及防被一側暴雨般的箭射得人仰馬翻,等他們回過神已被射到一半人馬,剩下的人連忙向東西兩側逃竄。
蕭古愣知道中計心中驚慌,抬頭看了眼城樓上面正好與城樓上李繼隆打了個照面,他不敢多看策馬轉身道:“撤!快撤!”
他話音未落背后右側臂膊被一支羽箭射中痛得他差點落馬,身邊遼軍見主將中箭逃跑再無斗志,全部轉身策馬向北邊狂奔。
射中蕭古愣的是馮延贊,他見蕭古愣還在馬上飛奔而去,又彎弓搭箭射向蕭古愣后心,不想蕭古愣身旁一匹無人騎乘的戰馬受驚跳起,馮延贊這一箭射在那匹戰馬脖子上,戰馬發出一聲嘶鳴倒地,蕭古愣已去到更遠處。
馮延贊再度向蕭古愣射出第三箭,他射出這一箭又飛快拿出一枝箭,卻看著自己射出那一箭在蕭古愣戰馬旁一側落地,馮延贊嘆了口氣收住了弓。
李繼隆在他身旁看了他一眼,沉聲道:“繼續射,用你最大的臂力!”
馮延贊愣了愣猛然張雙臂發力拉開弓,右臂如拉滿月,左臂如托嬰兒,額頭有汗珠滲出。
張環跑來道:“大帥,用神機弩吧,弓怕是射不到了。”
李繼隆輕輕擺手,對馮延贊大聲喝道:“射!”
馮延贊咬牙松手,羽箭在眾人面前發出呼嘯聲疾射向已跑到遠處的蕭古愣。
* * * ??* * *
蕭古愣聽到身后傳來羽箭破空呼嘯聲,他心頭一緊閉上眼睛,耳邊聽到一聲羽箭射入泥地的聲音,回頭見一枝羽箭插在自己身后五六步的黃土中,羽箭箭桿和羽毛還在不停發出顫抖,蕭古愣拉轉馬頭又看了眼澶州北城樓,只能依稀看到上面的人影,再看自己這邊只有小部分騎兵跟著自己逃出來,而右側耶律齊正帶著些騎兵向北邊狂奔,左側耶律德那里騎馬逃出來的人更少,他心中又氣又急調轉馬頭繼續向北邊狂奔。
* * * ??* * *
城樓上張環輕看著蕭古愣跑遠,道:“可惜了!”
他又看向馮延贊笑道:“好厲害,差不多有三百步了。”
馮延贊面有愧色,低頭道:“是屬下無能。”
李繼隆看著馮延贊微笑道:“你做得很好。”
他又對慕容英道:“把我的帥旗掛起來。”
慕容英嗯了聲跑到北城樓旗桿旁從懷中拿出一面軍旗,張環上前幫她一起將這面青色繡銀邊的大旗升起,旗幟上赫然有個斗大的銀白色“李”字,大字旁還繡有一只張嘴咆哮的銀白色猛虎頭。
張環看著大旗升起,慨然道:“終于又能在前線看到大帥的帥旗了。”
李繼隆神情也有有幾分感觸,他沉默了會對馮延贊道:“大家日夜趕路又馬上投入戰斗,肯定都累壞了,所有人立刻去吃飯睡覺——”
他頓了頓沉聲道:“這是軍令!”
馮延贊心中有些疑惑,抱拳躬身道:“遵令。”
* * * ??* * *
隨著夜幕初降蕭撻凜率領遼軍前軍已到達澶州城外,他連夜在城北五里外處扎下營寨,遠處望去營寨內燈火下密密麻麻連綿十里,蕭古愣身帶箭傷在耶律齊攙扶下一瘸一拐來到大營中軍營帳,見蕭撻凜沉著臉側坐在主將位上,左右兩邊站立著耶律適瑜、耶律洪定等兩排契丹族武將,看著他們進來不少人臉上露出憤怒和鄙視的神色。
蕭古愣掙開耶律齊攙扶連滾帶爬來到蕭撻凜面前跪倒在地,泣聲道:“大王,小人該死,打了敗仗,請大王治罪。”
耶律齊跟在一旁跪下不敢出聲。
蕭撻凜神色冰冷道:“你知道敗在何人手中嗎?”
蕭古愣哭喪著臉道:“是澶州城守將張環。”
蕭撻凜沉默了會道:“有人在澶州北城樓上看到李繼隆的帥旗升起。”
他說出李繼隆三個字,兩邊不少契丹武將都有些吃驚。
蕭古愣愣了愣想起自己看到城樓上的那個老者,但那老者穿著普通軍卒衣甲,自己惶恐中加上距離遠完全沒看清對方模樣。
蕭撻凜又看向耶律齊,冷笑一聲道:“蕭古愣帶回四百八十七人,其中傷者一百五十四,你又帶回多少人?”
耶律齊低頭道:“五百五十一人,傷者一百一十七人。”
蕭撻凜看了兩邊一眼,冷聲道:“耶律德那只逃回三百三十一人,而且幾乎每個人都帶傷——”
他突然用力拍了下帥桌,怒喝道:“繞敵城追敵最少也要離敵城三百步,連這最簡單的事情你們都忘記,難怪遭此大敗。”
耶律洪定在旁冷笑道:“等后軍來到,那些漢人聽到一定會笑死他們。”
耶律適瑜嘆道:“你們太輕敵了。”
耶律齊驚恐道:“是末將該死。”
蕭撻凜沉著臉道:“耶律德犯下大錯自己死了也就罷了,你犯下和他一樣的錯居然還有臉敢回來?”
他大聲沖兩邊刀斧手喝道:“拖出去砍了!”
兩旁走出刀斧手也不顧耶律齊大聲求饒將他拖出大帳,兩邊契丹武將個個面面相覷一時誰也不敢出聲,蕭古愣更是嚇得全身不停地發抖。
過了會刀斧手獻上耶律齊首級,蕭撻凜看著首級道:“拿去號令!”
刀斧手道了聲遵命將耶律齊首級拿出,蕭撻凜看著兀自發抖的蕭古愣,吐了口氣神情恢復幾分平靜,道:“不知澶州宋國守軍虛實,你率前鋒急進想奪城中計,敗了也是錯在我身上,起來吧。”
蕭古愣這才松了口氣站起身退到耶律適瑜身旁。
蕭撻凜又看了眼兩邊道:“宋軍援軍情況如何。”
耶律適瑜邁步而出道:“據前哨回報,澶州兩側前方三十里暫時沒有發現有宋軍大量部隊增援跡象。”
蕭撻凜皺眉道:“難道澶州城和瀛州城一樣也是座孤城?”
耶律洪定站出列道:“從宋國京城來的細作說宋朝皇帝打算遷都,還要召集雄州天雄軍團和博野軍團前去護駕。”
蕭撻凜道:“那細作現在何處?”
耶律洪定道:“在營里。”
蕭撻凜道:“帶他進來。”
很快有遼軍軍卒帶進一中年灰衣漢人,他看似普通漢人百姓,來到中軍營寨見蕭撻凜忙跪倒,道:“小人叩見大王。”
蕭撻凜道:“你說宋國皇帝在召集雄州天雄軍和博野軍團前去京城?”
灰衣漢人道:“是。”
蕭撻凜道:“是要護駕宋皇遷都嗎?”
灰衣漢人遲疑了下道:“這個小人不敢胡說,聽百姓都在議論,有人說圣上是要遷都,也有人說圣上是要御駕親征。”
聽灰衣漢人說出御駕親征四字在場契丹武將都有些驚異。
蕭撻凜神色間也有疑惑,突然喝道:“李繼隆現在哪里?”
灰衣漢人嚇了一跳全身哆嗦了下,微微顫聲道:“他——他還在京城。”
蕭撻凜冷聲道:“真的?”
灰衣漢人連連點頭道:“是,前天下午禁軍校場處斬了個貪污軍餉的軍官,李太師親自負責監斬,他看上去身體不好騎不了馬只能坐轎子,行刑時李太師還請出太宗皇帝賜給他的燕云劍。”
蕭撻凜冷笑聲道:“燕云劍——”
他頓了頓沉默片刻道“你先下去吧——好好打賞他。”
有部將應了聲將灰衣漢人帶走。
蕭撻凜沉默片刻看向耶律適瑜,道:“你怎么看?”
耶律適瑜道:“我以為不管他們在京城集結大軍是想來澶州城還是遷都,我們都該趁他們大軍還未動的當前良機盡快拿下澶州城,否則一旦他們援軍來到就會陷入一場苦戰。”
耶律洪定點頭大聲道:“對,只要拿下澶州城渡過黃河,宋國汴京城前一馬平川,我軍鐵騎可以將他們踏成齏粉。”
蕭古愣嘴巴動了動似乎想說什么又沒有出聲。
蕭撻凜看在眼里,道:“蕭古愣,你想說什么?”
蕭古愣道:“他們今天的弓手射出的箭最遠能射到三百步,怕是已經從京師調來了精銳部隊,大王說有人看到澶州北城出現李繼隆的帥旗,說不定澶城內藏有更多援軍。”
耶律洪定哼了聲,道:“你是被他們嚇破了膽,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增援大軍來到澶州城,怕你們今天一個也別想活著回來。”
耶律適瑜點頭道:“他們今天是利用我們不知虛實擺下空城計,暗中突襲將蕭古愣、耶律齊和耶律德打得潰不成軍,我認為他們升起這面李字帥旗,說不定只是守軍的緩兵之計,想給李繼隆領軍前來拖延時間。”
耶律洪定道:“就是這樣,不過就算李繼隆來了又如何,我不怕他。”
他說完身邊不少契丹武將出聲呼應。
見兩旁大多數將領都摩拳擦掌一副躍躍欲試模樣,蕭撻凜猛然站起身,兩邊頓時安靜下來。
蕭撻凜沉聲道:“明天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