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讀清朝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1]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2],
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
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3],
比翼連枝當日愿。
我還是首先弄懂以下詞語的意思:
[1]柬:給……的信札。
[2]等閑:輕易、隨便。故人:借指情人。
[3]薄幸:薄情。錦衣郎:身著華服的郎君,這里指唐明皇。
作為清朝最負盛名的才子,納蘭從來都是高潔出塵的。他的詞、他的令、他的詩,清婉之余又帶著幾分堂皇的大氣,纏綿側畔又平生一縷低調的華美,看似精致,卻另有一番情思悠揚。而這首《木蘭詞》又恰是容若一生之中最難得的佳作之一。詞中,詞人以女子的口吻,以哀婉的筆墨,述說了被愛人背棄之后的悲情。
“人生若只如初見”,含蓄地表明了女子對這段感情的珍視,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一段深情換來的不過是“秋風悲畫扇”的慘與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原以為彼此的愛是矢志不渝的,可“故人”之心卻變了,而且,變得是那么理所當然,因為“故人”原就“心易變”啊。想當年,唐明皇與楊貴妃也曾許下世世結縭的諾言,但最終卻仍逃不過腸斷馬嵬坡的結局。
夜雨聞鈴美人心,楊貴妃是不怨的,我也不怨。可是,你又怎能與薄幸的唐明皇相比呢,畢竟,當年的他們還有著“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淚雨霖鈴終不怨”一句,是點睛之筆,也是另一種更深層的痛苦的誘因,唐明皇與楊貴妃還有著生死誓言,有無限美好,而我呢,我連你的一句諾言都不曾有。
事實上,納蘭的這首詞,看似是以漢唐典故書寫閨怨,但從題中的“柬友”一詞可看出,容若實際上是想借愛情來寫友情。
在夏夜的陣陣雨聲中品味這首詩,不知道是雨聲進入了我的心中,還是天亦有情嘆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