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的我開始討厭自己
漸漸的我開始學會虛偽
手機的發明加快了時代的步伐
也加快了信息的傳遞
但也加速了廉價的友情越來越多
還記得10年-16年
也就是我接觸手機網絡聊天的時代
慢慢的我們從這個過程當中學會了虛偽
因為聊天方式變得不同了
開始學會用著陌生的語氣與人交流
特別是去年我學習的尤為的快
因為我被綁架了
被手機徹底綁架了
因為不習慣網絡聊天的語氣
所以網絡溝通我的回復總是很簡潔
這也經常造成了朋友對我的誤會
去年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兼同事
是個女孩子,服裝設計畢業的
她總跟我說道:“你就不能多打幾個字嗎?
每次給你發一長串,就回個好的,嗯,哦……”
當時聽到這句話我的第一反應先是詫異了一下
因為我并未意識到這是對她造成的一種不尊重
在我的意識里我不太習慣網絡聊天
不習慣網絡聊天的氛圍
也不喜歡
也不知道現實社會當中
有沒有跟我相同感受的人
怎么來判別呢?
從我生活中聊天跟網絡聊天就有很鮮明的對比
現實中我還算比較喜歡聊天
聊天氛圍也一直比較輕松幽默
而且喜于主動交流
但自從意識到網絡溝通回復過于簡短
那就是對他人的不尊重
為了使聊天更加和諧
關系更好處理
我也學會了用這種腔調去跟他人聊天
真的,剛開始感覺很是奇怪
我就條件反射的在想
這是我嗎?
我怎么用這種語氣跟人家聊天吶
我會覺得這樣聊天的自己很陌生
比? ? 如:是的呢 好的呀?
再比如:你好牛?。?牛B!? 啊哈哈哈哈……等等
要不就是轉化一種很和藹可親的樣子
但現實中正常說話不是這樣子的呀
時常討好(哄)一個人改變語氣
時常嚴肅……
為了一個好的聊天氛圍去變幻無窮
? ? ? ? (呃……居然沒有聊天截圖,將就用吧)
不知大家沒有發現你跟一個朋友或網友
長期以來用微信qq短信跟他聯系。
你熟悉了他在網絡當中
說話的那個腔調和語氣。
你對一個人有了一盒基本的判斷
甚至在腦海中已經描繪出他的樣子和行為
突然你們有一天見面你會發現
你面前的這個人
和微信短信里面哪個人是不一樣的
包括一段時間沒見面的朋友
記得前些陣子感慨到:
網絡聊的再好的朋友
也不及現實中一個溫暖的擁抱
后來也慢慢發現
無論對方聊得再怎么有趣
經過網絡
這種開心都會縮小很多
但只要對方說一句過激的話
就會被放大無數倍
這就是為什么我說
網絡聊天也加速了廉價的友情越來越多
也慢慢改變了社會很多人
我同樣不能幸免
網絡給了太多人出軌的機會
給了小三撩妹的機會
給了朋友互相誣陷的陷阱
當你不能掌控自己時
自己就被網絡給掌控
寫這個我就想到過會有人
在家里扣著鍵盤來評頭論足
為什么呢?
因為這是網絡世界
反正又看不到
我發出去也不需要在乎結果
不需要在乎對這個人的傷害有多大
不需要在乎他是不是很難受
反正他又打不到我
也不能把我怎么樣
頂多就是網絡上懟我一句
可是從來都沒有想過
這個人在你面前你那會有這么多閑心
去說這么多
因為我又不認識他
我干嘛要講
但是放在網絡中就不一樣了
有一個節目
叫《演員的誕生》
龍哥(李尚龍)看了幾集是這樣說的:
節目很犀利;演員很鋒利;
子怡很生氣;劉燁笑嘻嘻;
丹丹很和氣,觀眾深感不公平。
網友紛紛去劉燁老師那兒去噴,去謾罵等等
說誰應該晉級
誰比誰演的好
誰靠買慘獲得晉級等等
其實說這些有什么結果嗎?
而且并不是誰演的不好,誰演的好就能晉級
而是誰的檔期是否match這個節目。
比如一位演員只能來錄一期
后面他簽了約要進組拍戲,那能怎么辦?
節目組肯定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淘汰。
如果主辦方選了一個沒有檔期的進如了下一輪,那背后的損失就更大了。
所以事情完結去劉燁老師那噴的人
真的沒必要
還有就是劉燁老師站你面前
你未必敢說
說不定有的人還跑去討好去要簽名啥的
全因為網絡的性質
而肆意妄為
有的人甚至不知道無意間的一個評論
會對當事人有多大的傷害
所以我也做好了被噴的準備
不過你慢慢噴吧
哥哥我去吃飯了
這次我只想把自己內心想的表達出來
不想再去虛偽著
還有
即便網絡聊天的氛圍語氣你已經習慣了
但也請多評論一些鼓勵的話(我的不用哈哈)
畢竟在這個繁華而冰冷的城市里
我們需要一些溫暖來互相成長
即使你要去批判
請拿出解決方案
沒有解決方案的批判就是惡心人
不然看完就把自己的想法爛肚子里
說到這兒
也由此可見
語言這個東西
力量真的蠻大
改變的東西也多
筆下饒人吶各位 哈哈哈哈
先吃飯了,不然按時吃飯的任務就又沒完成
嘿嘿,拜拜!
(又用了嘿嘿,闊怕)
? ? ? ? ? ? ? ? ? ? (我家傻狗也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