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認知能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好幸運,在2017年春節期間,讀完了成甲大牛寫的有關知識管理的書籍《好好學習》。作者把自己過去7年的知識管理心得全部貢獻分享,觀點獨到有深度,著實刷新了我的學習方法論。有種學習到了內功,打通了自己的七經八脈的感覺。現在就來分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吧~

1.核心觀點:學習臨界知識,才是提升認知的關鍵

臨界知識是世間萬事萬物最本質的東西,是事物的底層規律。各個學科和領域的臨界知識需要打通,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方可厚積薄發,從本質上將問題解決。

學習臨界知識的心態:1.在聽別人的觀點時,減少習慣性防衛思維,建立綠燈思維。換個說法,就是誠心傾聽,取其精華,改進自己的認知。2.具體執行中,要有以慢為快的心態。比如通過讀書學習臨界知識,需要大量獨立思考,打通知識阻塞,將知識融會貫通。

學習臨界知識的方法一:反思。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實質是對假設進行校正。我們做事的順序是這樣的:假設(觀點)-行動-結果,然后我們可以通過:事實-反思假設,提煉臨界知識,驗證假設,從而指導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學習臨界知識的方法二:以教為學。意思是在教別人過程中,自己也會學到新的東西。

學習臨界知識的方法三:刻意練習。意思是持續大量做有關思考過程的專注訓練。注意這是要改變我們的思考過程,而不是掌握具體的臨界知識。刻意練習的目的是達到這樣的思考過程:看到問題--思考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什么(要用什么思考工具即用什么臨界知識)--解決這類問題可能用到的規律(臨界知識)--決定采取的行動。

2.發現臨界知識的方法論

(1)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學習相關學科的重要知識。比如我自己是做互聯網產品的,那我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是文學、歷史、社會、心理,我就需要去看這些方面的書籍,然后總結歸納臨界知識。

(2)找到最重要的知識和原理的原始出處。當我們知道了原理的出處,就會認識得更加清晰徹底。

(3)嘗試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能夠用更加底層、通用的規律解釋,就不用新的假設。

(4)沒有解釋時,想辦法尋找或者自己創造一個假設,并驗證。當我們對一個領域比較陌生,沒有找到相關臨界知識解釋時,就可以提出假設,然后驗證。

3.從這本書,我學到了什么

(1)明確了讀書的意義。讀書說到底是為了擴寬視野,提升認知世界的能力。書本的知識經常會遺忘,是因為沒有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我們在看一本新書時,就需要反思學到了什么新知識,總結臨界知識,把新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領域。

(2)比較高效的做事方法。遇到問題--分析問題的本質--用底層規律解決問題--行動--結果--反思。結合互聯網產品來看,其實跟分析用戶需求的流程是可以對應起來的。收集需求--探索需求的本質--提出產品方案--開發--上線--用戶反饋。

學習臨界知識,提升認知能力。《好好學習》已經把思路和方法都分享出來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多看多思多總結多應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好好學習》是一本最近出的一本很有誠意和深度的書,看完這本書,會驚訝于成甲如此年輕的年齡能有如此的認知深度,但是看...
    鴻波微瀾閱讀 2,260評論 0 3
  • 目錄 一 臨界知識的概念 二 臨界知識與認知優勢 三 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和方法 四 如何發現和應用臨界知識 一...
    蘇菲筆記閱讀 2,309評論 0 11
  • 在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我們的追求目標。我們都希望在短期內速成,什么“21天成就xxx”、...
    think12閱讀 3,004評論 9 38
  • 一片綠茵一片黃, 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份人心一份涼, 一朝清晨一朝暉。
    珍珠寶閱讀 195評論 0 0
  • 公車坐過了一站又一站,單曲循環了一遍又一遍,想寫一串故事,一串關于愛情的故事,一串旁邊姑娘的關于愛情的故事。 剛升...
    等夏至閱讀 247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