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湣王死狀很慘。《資質通鑒》記載:淖齒...遂弒王于鼓里。熊逸援引其他著作:《淮南子》提到“湣王專用淖齒而死于東廟”,東漢學者高秀給《淮南子》作注說,淖齒殺齊湣王手法及其殘忍——把他的筋抽了出來,然后可能是淖齒把齊湣王的筋懸掛在東廟的房梁上,也可能是淖齒用齊湣王自己的筋把齊湣王懸掛在東廟的房梁上,齊湣王被折磨了三天才死。這段來自于《戰國策》“淖齒管齊之權,縮閔王之筋,懸之廟梁,宿昔而死”。而《韓非子》可以提供佐證,其中也說齊湣王是這么死的。
被抽筋還被掛在房梁上而死,對于普通人來說,已經很慘的了,況且還是一個君王,死法更是讓人憤慨。齊湣王后期確實昏庸無道,五國伐齊就是最好的回應,其本人的死也是罪有應得。但死狀還是很讓人同情憐憫的。無怪乎,謚號是“閔王/湣王”。
印象里,齊湣王的死應該是有記錄的春秋戰國以來第一個死法最慘的君王,在整個中國歷史中,死法也應該是排得上號的。春秋開始,諸侯已經很多朝不保夕了,司馬遷自序中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很殘酷。但齊湣王之前的大國諸侯沒有善終的,比如齊桓公和趙武靈王都是活活餓死(凄涼)、晉景公掉入毛坑而死(憋屈),也都沒有齊湣王慘。
齊相楚人淖齒確實該死!
202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