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四,做個好畫家
不記得是誰說的了,孩子就是一張白紙。老蔡引申一下,家長就是畫家、書法家,千萬別等寫滿了東西,再返回頭來用橡皮擦。
孩子的天性家長不一定能左右,但習慣能培養,環境能創造,性格也能施加影響。孩子生下來,就在不斷從周圍環境學習,從家長身上學習。真可怕,老蔡總覺得自己的毛病,多半會被小蔡學去。好,那就照方兒抓藥,自己身上的臭毛病自己清楚。自己不清楚,老婆清楚。于是,蔡嫂監督老蔡、老蔡監督蔡嫂,大家一起監督小蔡。
防住了臭毛病,就是培養好習慣了。記得小蔡幾個月大的時候,吃飯流的嘴邊到處都是。每喂一口飯,奶奶就用小毛巾把流出來的擦干凈。每次吃完飯,就馬上給洗嘴洗臉。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愛干凈的習慣,你不給她洗,她自己就不干了。想起來有些小朋友不講個人衛生,恐怕就是這一課沒上好吧。
老蔡的同事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在他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給妻子提了一個怪要求。只要沒事兒,就拿一本書在孩子身邊看。孩子就會很奇怪,這書是個什么好東西啊,為啥爸爸媽媽天天都看呢。長此以往,他的孩子果然也很愛看書,學習很好。挺逗吧。
小孩子,你說什么就是什么,你做什么就學什么。習慣好培養,毛病也好養成。時間越長,這些東西也就越牢固。等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小性格、小脾氣、小主見。那你想讓他改,可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多用點兒心,做個好畫家吧,橡皮能找,但毛病可不好擦啊!
閑話一,隔輩人的愛,愛......,唉!
現在的社會,生活節奏、工作節奏都很快。象老蔡這樣的上班族,疲于奔命、養家糊口的居多,自然很多人將娃兒丟給老人來看。老蔡也是一樣,但是看著看著,就.....看出問題來了。
問題一、溫室綜合癥
這隔輩人他就是親哪。爺爺奶奶看著孫子孫女,那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個細致、那個貼心,老蔡回想起來,老媽看自己當初怎么沒這個待遇啊,我吃醋啊。可是這般待遇,我家的小花怎么能長大啊。這小主兒啥也不會干、啥也不能干,將來咋辦啊。身邊一個朋友的孩子,讓外婆看大的,已經上小學了。據說,會走路以來,就再沒有摔過跤。沒進行過劇烈運動,那養生保健搞的,唉,可怕啊!問題二、腰桿綜合癥
這一個個的小主兒,有老人的撐腰,在家里說一不二。不懂規矩、不講禮貌,不知道關心別人,也不會去分享。天下之大,唯我獨尊。在家里倒還好說,可是怎么融入集體生活呢。問題三、觀念和代溝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老蔡相信,多數的老人和我們有著觀念的差異,有代溝。不管這個世界是變好還是變壞,老蔡也認為,自己比父母更能貼近這個社會。我更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自己的思想(雖然我們也會老去,也會被淘汰)。
老蔡寫的這三個問題,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那必是巧合。想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老人要靠,孩子也要教。說老人不對很難,老蔡可是個大孝子,敢列這三大罪狀簡直有點大逆不道。但說老人都做的對,唉.......
說一千道一萬,都是為了自己孩子好。有時候,一家人可以坐在一起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避免這些事,那定是極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