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老狼那個時代的音樂,或者說不是喜歡,而是覺得聽他們那時候的歌就很舒服。
《曉說》第一季37期里,講的就是關(guān)于華語樂壇的三十年。因為我都是睡前之前聽,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一直沒有聽到后面的內(nèi)容。只記得校園民謠就是在高曉松、老狼那一代產(chǎn)生和流行起來的。
說到八十年代的音樂,可能就是像《同桌的你》之類的民謠歌曲,但他說那時候民謠不是校園的主流,而搖滾才是。那時候的年輕人都是很熱血的,高曉松稱《同桌的你》是屬于騷柔的歌曲,都是偷著寫出來的,怕被人看見笑話。但沒想到就成了經(jīng)典。
其實老狼的歌都很好聽,我最喜歡他那首《流浪歌手的情人》,那還是在大冰的書里看到的。然后就開始了解民謠,聽馬頔、趙雷、宋冬野。雖然之前也聽,但由于不了解他們,所以聽不出什么感情來。
我們會因為一首歌而喜歡上一個人,也會因為一個人而喜歡上一首歌。
喜歡才想要去了解,而越了解就越會喜歡。
(抱歉,原諒本人拍攝很渣。)
本來我在豆瓣上標記《我們唱》這本書,是以為他里面會寫到樸樹的故事,我還以為這本書會很大很厚,里面也有那個年代的音樂人的老照片。怪我沒有認真看簡介。
實話,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有點失望,但還是把他給看完了。看完之后,覺得這書寫得很有溫度,也挺好的。
我聽過葉三的名字,卻沒看過她的書,關(guān)于她,書皮上是這樣介紹的:“葉三,現(xiàn)供職界面正午,喜歡貓、食物和好藝術(shù)的虛無主義者,曾出版《九萬字》、《腰斬哪吒》?!倍拱晟虾瓦@個簡介大致相同。
有的網(wǎng)友說,葉三很毒舌,沒想到寫書卻很溫柔。確實,書中文字讀來流暢,感情又很飽滿,這是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卻又不矯情,故事講到恰到好處,而不是戛然而止,讓人反映不過來。
馮唐在封面上的推薦語這樣寫道:“其實,文字感覺好的人很稀少,活著的更稀少,葉三是一個。聽說葉三還懂音樂,而且感覺還很好。這簡直就逆天了。”
像調(diào)侃,多半還是欣賞。
《我們唱》寫得不是我們唱什么歌,也不是該怎么唱,而是寫得關(guān)于音樂人的故事。其實里面的人除了老狼、袁惟仁、李志、張楚等我多少能了解一些,后面提到的其他樂隊,我甚至都從來沒聽說過。比如,“五條人”、“野孩子”。所以為了能更了解他們,在讀到他們的時候,我就找來他們的歌聽上幾首。
“五條人”樂隊,其實只有固定的兩條人,仁科和阿茂,但也有三條或者四條人的時候。葉三寫他們的時候,先帶我們到廣東海豐縣溜達了一圈,因為“五條人”就是在海豐開始的。他們的歌都是用海豐話唱的,我聽了,沒有歌詞,聽不懂。但感覺很瀟灑。
音樂人梅二一直建議阿茂,演出的時候要有歌詞PPT,怕觀眾聽不懂,不會有任何感覺。
摩登天空的藝術(shù)總監(jiān)張曉舟說,使用什么語言唱歌,是音樂問題而非意識形態(tài)問題,怎么舒服就怎么來。
大多的音樂人還是會選擇堅持自我的,就像“五條人”,他們一直用方言創(chuàng)作,他們也沒有明確的“音樂人”的自覺,對音樂的理解就是:“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標準?!?/p>
關(guān)于他們一路走來的故事,我還是不說了,大家還是看書去吧,反正不容易。
我覺得組樂隊的人都很不容易,“野孩子”樂隊也是如此,一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也有想放棄的時候,卻還是舍不得不做音樂。因為音樂是他們的最愛,也使他們自由。我也是在書中才知道張瑋瑋和郭龍是“野孩子”樂隊的,我很喜歡他們的《米店》。老狼在《我是歌手》里就唱過這首歌:“一首拿著蘋果,一首拿著命運……”很跳轉(zhuǎn)的歌詞,像一首詩。
今天上午跟舍友重刷《夏洛特煩惱》的時候,聽到許巍《曾經(jīng)的你》響起的時候,我說:“我還是喜歡他們那個年代的歌。”舍友也這么覺得,她也愛聽老狼、鄭鈞。我們?nèi)コ璧臅r候,都要點首《赤裸裸》、《流星》。
好像越是老一代的歌,里面的故事就越多。不像現(xiàn)在,一個電影就出兩三首歌,唱得人挺紅,記住的人沒幾個?,F(xiàn)在打開音樂的時候,每天的新歌不是影視劇里的,就是綜藝里的。數(shù)量是越來越多,但能聽到心里的卻很少。
前幾天我看到趙雷發(fā)了新歌《靜下來》,給我欣喜夠嗆。自從《歌手》之后,好像就又消失了一樣。后來在騰訊視頻上才知道,他11月18號晚上有演唱會。會員能看直播,抱歉,我沒有充錢。不過,我很感謝趙雷的新歌下載不要錢。
補充:其實《靜下來》最初有大喬小喬版本,也很好聽。大喬小喬的音樂也是民謠界的一股清流了。大學的時候開始聽他們的歌,哪天再寫一下他們。
本來打算推書的,好像又寫跑題了。其實我不怎么會寫書評,頂多算是個簡介吧,讓大家知道有這樣的一本書就算是本人目前的愿望吧。
以后會加強這方面的寫作能力了。
最后,用張曉舟的話總結(jié)一下這本書:“這本書呈現(xiàn)了生活與音樂之間一種比較舒服的關(guān)系,還顯示了一個好的采訪者和寫作者,是如何在采訪和寫作的過程中,與采訪對象成為朋友的”
嘿嘿,還是引用別人的話,不費腦子。
如果大家對《我們唱》感興趣的話,可以買來讀讀,目前豆瓣評分8.6,還是很不錯的一本有關(guān)音樂的書,所以,作為“音樂書”推薦的第一本,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