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拖延癥的科普
拖延癥患者群體占人口總數的比例高達75%,它的恐怖之處在于不會讓你體內的工作細胞有任何的察覺,但卻慢慢的腐蝕滲透著這具身體。而且治愈率極低。
當然,本文并不是要讓你相信你是拖延癥患者,因為“合理推遲”和“拖延癥”是有區別的。同樣是造成某個行為或事情的推遲。拖延癥:本來可以避免卻最終造成推遲,推遲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合理推遲:則是因為客觀條件的變化,我們主動推遲某種行為或是接受已經造成推遲的事實。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會給我們造成嚴重后果的推遲行為。
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拖延癥患者呢?每個人大腦里邊都有一個理性掌舵者,而拖延癥患者的大腦里多了一只猴子。當掌舵者通過理性分析決定do sth的時候,猴子一把搶過舵,開始做他樂于去做的事情。
驅動這只猴子做一件事的原因只有兩個:不費腦、開心?;貞浳覀兺涎舆^的事情有一個共性:完成它們需要我們離開“安逸區”。這將會造成什么后果呢?一旦失去主動權,事件將會控制我們,玩的時候想著要完成某件事,但是內心又拒絕立馬去完成,導致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都會降低。
如何克服拖延癥?
第一,設立最后期限,這會帶來本沒有的緊迫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eadline必須是評估自己能力和事件難度后合理定下來的。
第二,先做最不愉快的事。這樣做你便會期待更舒適的任務并每日獲得成就感。
第三,任務游戲化。滿足和愉悅感是設計游戲時最在乎的兩種感受,簡稱為爽。爽就是繃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間被滿足。給自己的任務設計出升級打怪的感覺,每次付出都能有一個良好的反饋。
第四,設立獎勵。游戲中的金幣,等級勛章,贈送裝備,特權等等就是為了刺激用戶持續不斷的完成任務。這個方法的適用范圍很廣,但此處我們將拖延的場景定義為將至關重要的事情排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之后,并且這件至關重要事情的完成需要你走出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