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 雷陣雨
2021年7月17日
景淑反思日記第454天
01.
今日小確幸
(1)閨女一個人去參加漫展,回來后主動寫日記記錄
昨天傍晚,閨女很開心從漫展回來。雖然比預期的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不過她在活動的時候,主動給我打電話匯報情況,說自己在漫展上認識了兩個姐姐,一起去奧林匹克公園拍照,很安全。
女兒長大了,總是要放手的。暑假,班里很多同學都報各種班,班里有的家長問我有沒有給孩子報班,這件事,可能說出去會“拉仇恨”,孩子是放養式的,成績靠自己。我的基本要求是,孩子身體健康,身心健康就好了,剩下的,就是讓她去社會大課堂鍛煉。
這兩天漫展,人家很早就起來,自己打扮好,穿上了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衣服,戴上假發,出門了。
回來后,自己睡前乖乖地寫日記,這是超級主動和認真,我還真的有點羨慕閨女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大膽前行。
(2)書友們陸續收到了新書《敢比會更重要》
這個月上旬,給全國各地的書友們寄出新書,寫了近200封小卡片/信。特別感謝每一位書友們對我新書的支持,當我用筆尖輕輕滑過卡片,把我的祝福寫下,和另外一個空間的伙伴進行對話時,自己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這本新書,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和優美的語言,然而也都是這些年的歷練凝聚而成,也希望有限的文字真的能夠為更多人帶來更多的力量吧!
敢想,就要突破那些舊有的思維陷阱,給自己尋找到新的突破口。
敢要,不是什么都要,而是先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敢拼,不是蠻干,而是要有方法,高效去做正確的事。
敢做,行動是治愈一切恐懼的良藥,如何讓自己戰勝拖延,行動起來?
敢玩。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并非無趣的存在,用心去經營,我們也能夠讓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有趣有料。
(3)給自己獨處時光,斷網閱讀一小時
晚上,再度翻閱岸見一郎的《被討厭的勇氣》。今天早上,還把書中對我影響非常大的地方分享給星寶寶周莉。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改變,或者不能掙脫我們認為的“牢籠”,而是我們沒有“下決心”去掙脫,沒有“下決心”去發生改變。
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給予了我很大的力量。其實,包括我新書《敢比會更重要》,也是有著阿德勒心理學影響的影子。
人生就這么短暫,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猶豫不決。想做的事,勇敢去行動。
02.
你做好改變的決心了嗎?
小時候上學,家里條件不好。每次開學前,總是非常擔心,惆悵,不知道家人什么時候幫我去學校賒學費。
學了數學,有時候就會問我的父親母親。
“媽,如果您一年中,每天存1塊錢,一年不就是365元了?怎么我的學費只要100多塊錢,你們到關鍵時刻總是拿不出來?平時省下來不就可以了嗎?”
印象里,我跟爸媽說這些話時,他們總是用沉默來回應我。
到現在,我已經慢慢找到他們那個時候為什么沉默的原因了。
環境不同,認知不同,我一個小孩子的話,可能即使有點道理,對于他們來講,當下活得好,就可以了,未來是什么樣,不去管。
好在,時間真的是一劑良藥。
這么多年過去了,特別是自從去年和爸爸媽媽每天鏈接,每天給媽媽發紅包以來,我發現了他們慢慢開始有了儲蓄的意識了。
以前真的是有一分錢就花一分錢,加上家里開銷大,即使在農村里,也是“月光族”。
那天,媽媽說小姨家要蓋新房子,她自己手上有點錢,就把錢取出來借給了小姨。
這個消息,再好不過了。放著也是放著,借給小姨,也算是換個地方存起來。至少媽媽真的發生改變了,也知道有積蓄的重要性了。
從媽媽這件事,讓我想到了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伙伴,可能一直想著去改變自己,然而,理由總是不斷,最后,就是裹足不前了。
試問,“你真的做好了改變的決心了?”
(1)你是你人生的第一負責人
如果在十歲以前,我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受到父母親的影響,這個毋庸置疑,我們很難去改變,因為那個時候,即使我們有心,也無力。
長大以后,如果我們還說因為當年父母怎么樣,家庭怎么樣,所以,我現在就是這樣。若是原因論來解釋自己的話,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那你未來什么樣,也是你現在的自己所導致的。
既然這樣,那為何不從現在此刻開始去改變呢?過去改變不了,現在掌控在你手中,你難道就不可以做出行動嗎?
記得,你是你人生的第一負責人。
小時候,是父母為你的人生負責。
現在你長大了,你要為你的人生負責。
(2)自律不夠,他律來湊
不同的圈子,能量場是不一樣的。
我們是圈子的產物,要衡量一個人的身價,看他經常接觸的朋友里六個人的平均收入,就知道了。
想和做,其實,差的不到一厘米,對不對,哈哈哈。
我們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感覺也會像小孩子一樣,越來越“小”。
之前我們幾個子女想讓父母把我們經常轉過去的生活費和各種紅包都攢起來。當然,該吃的吃,吃玩的除外,就要有計劃地存一點,以備不時之需。
有時候,就會在微信群里輪番“轟炸”,讓他們把這種未雨綢繆的意識植根于大腦中。
有時候想想,在我們這個原生家庭里,我們的角色是反過來的。
不過沒有關系,這就是小家圈子的氛圍。
同樣,小家和大家,都是一樣的。無論在哪里,人都離不開互動,互動就會有圈子。
如果想要讓自己在一個自己想要改變的圈子里,那么,就要借力去改變自己。
03.
今日反思
(1)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為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而不是生來就不幸。
換言之,如果你想要變得“幸福”,你就有幸福的權利,也可以選擇你想要的幸福。
(2)無論過去發生什么,重要的是,未來你想要怎么活?
取決于我們人生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你賦予這些經歷的意義和價值。
(3)生而為人,是件幸運的事。盡情去感受人間冷暖,喜怒哀樂,生活本該是什么滋味,什么顏色都有,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