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我想,這里的愛情就像數詞里的“三”,是個代詞吧。
昨天終于打破啞巴英語的最長時間保持者的光環,突破自己的同時,連著三個星期緊繃的神經也隨之變得輕松了。師姐實在是忍受不了我這一段時間整天“戴上耳機敲鍵盤”的修行,說:“拿你優盤過來,晚上早點回去,去看個電影《釜山行》。明天記得交一份看后感。”語氣和神態像極了老僧遠游前囑咐不老實的小弟子一般。
?電影開始的節奏很慢,而第一幕“交警木偶”有種說不出的恐怖,一種還沒有到達心臟便引起皮膚反應的恐怖。在掃地上“雞皮疙瘩”的我卻對這一感覺莫名其妙。隨著故事的推進,不知道是否是因為不是在電影院的緣故,整個電影給我一種小時候在月光中,奶奶用一種曠遠的聲音講她兒時趣事時的感覺。像許多人評論的那樣,這部電影直逼人性,令人唏噓的同時,又讓人留有一絲美好:世上還是有好人的,只是我沒有碰到;或許是因為我生活的還不錯吧。孩子的天真,孕婦眸中的期待,年老人對人生的概述,當災難臨近的時候,沒有什么比這三者更催淚的了。很喜歡父親死的那一幕導演的處理方式,算不上唯美,卻是黑暗中能感受到溫度的一絲瞬間亮光。
?愛情,入骨。自古頌愛艾相思者眾多,當我們彷徨于“信與不信”時,有幾人可以從一開始便能碰見真正屬于自己的愛情?又可以為此犧牲到何種程度?她蹁躚著,踏著清輝,周圍飄著荷香,那誘人的姿態,卻未曾回首一顧。抑或雙雙相立于柳岸,眼里有著春風,將彼此揉進夕陽;那一刻,天地間靜得只有蝴蝶扇動雙翼的聲音。但是都忘了,蝴蝶的美麗,只有三天。
?然后,由著自己默默念著心里的那個他。
?當看到陽光下父親的影子時,淚水滑落。想起來自己的父親。
?生長在單親家的我,并沒有那么多的不幸,反而成了小伙們羨慕的對象。寡言的老爸縱著我的性子,由著我的喜好,放下身段,熬白了頭發,忘卻少年夢想,用并不寬闊的臂膀讓他的女兒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可以肆無忌憚。今年暑假回去,老爸看著她和我的合影,沉默中嘆了一句:我看起來好老。而我,卻只能將頭扭到另一邊。
?"幽暗的森林中傳來花兒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