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都沒有為自己真真正正的活過,學生生涯這么多年了,學習著自己并不喜歡的一切,沒有最初的歸屬感,沒有最初的成就感,有的只有那無數次努力之后滿滿的無力感,那時自己的理想也愈來愈模糊,相離相遠……
就這樣無盡地努力、掙扎,似是沒有余地可回頭。
既然不想要,既然不喜歡,既然不是自己的理想,那為何還要選擇,可是,可是我怯懦,我隨波,我逐流,我沒堅守,我有的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有的只是讓別人認為我是好的,我做的是對的,從來不關注自己的內心,在意的滿滿都是別人的感受。
那時的我……
那時自己的選擇……
高一下學期,文理分班,在別人看來這毋庸考慮的事情,而我卻無比的糾結,因為別人懂,別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未來應該是什么樣子,而我,我不懂,我茫然,我喜歡文科,喜歡看歷史,喜歡玩地理,我想當文學家,我想自由,不想日復一日像機器般的工作,我在心中想了好多,平衡了好多,心中已默然決定選文科了,而人生的道路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的選擇,那天在填報分科表之前我接了一記電話,之后我為了不再猶豫不決,毅然決然的在分科報名表上寫上了理科,因為在那個時候所有的一切在我腦中認為這兩顆字是應該寫在那個表上的。我苦笑,文理分科時的成績是我高中三年考過的最好成績,班級第六,年級前十,這讓我沒有理由不相信區區一個理科還征服不了,就連分科之后的第一次考試我依然還是年級前五十。
然而在接下來的時光里,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你越努力之后的無力感,你是腦殘,你天生的低能兒,你努力,你奮斗,你依然那樣不如人,你考不過人家,你干什么都不行,說實話那時的我真是苦中作樂,現在想來我很佩服自己那樣的有勇氣一路走來,高三的不易更是如此,是痛苦,是你無法躲避的痛苦,無力、痛苦、煎熬、渴望,交織著,纏繞著,揮之不去,直到那場高考結束。
我很慶幸我比二本線高出了三十多分,我沒有實力亦沒有勇氣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985,211的通通不敢奢望,不是我沒有志向,只是現實讓我不得不認清自己,緊接著煩人的填報志愿便接踵而至,弄得讓人心煩意亂,又是一次選擇,自己了解,自己詢問,和老爸幾番的爭吵,之后總算填報了,我原本以為我可以去一個美麗而又浪漫的濱海城市,而最終卻以三分之差無緣,既而來到了現在我寫下這段文字所在的不是北上廣的一座北方城市,命運不偏不倚,時間不緊不慢,當初所有的選擇讓你后知后覺,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現在,在你現在所在的大學,寫下這一段青春,以此來祭奠你已逝去的青春。
如果,我是說如果當初的選擇不是這樣會有什么樣地結果呢,比現在好,在不同的城市,結識和現在不同的人,又或許會是怎樣,可那又如何,這世上本就沒有什么如果,有的只是你現在真真實實的生活……
只愿你可以善意的直面這個世界,乃至善意的直面自己,在熱愛與不熱愛中繼續追尋,只愿你可以在兩者之間做好平衡,得到自己想要的,并以此讓自己未來可以好一點,讓自己在熱愛的生活中沐浴著,且可以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