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百度搜索颶風算法
2017年7月百度搜索提出了颶風算法,關于百度的颶風算法,百度官方給出這樣的解釋,是百度搜索針對惡劣采集為內容主要來源的網站,而推出的一種搜索引擎算法。颶風算法旨在嚴厲打擊以惡劣采集為內容主要來源的網站,同時百度搜索將從索引庫中徹底清除惡劣采集鏈接,給優質原創內容提供更多展示機會,促進搜索生態良性發展。
颶風算法會例行產出懲罰數據,同時會根據情況隨時調整迭代,體現了百度搜索對惡劣采集的零容忍。優質原創站點如發現站點索引量大幅減少且流量大幅下滑現象,可在反饋中心進行反饋。
關于百度搜索綠蘿算法
回首曾經,在2013年時,百度推出了綠蘿算法,當時百度給出的官方解釋是:
百度綠蘿算法是百度搜索引擎反作弊的算法。該算法主要打擊超鏈中介、出賣鏈接、購買鏈接等超鏈作弊行為。該算法的推出有效制止惡意交換鏈接,發布外鏈的行為,有效凈化互聯網生態圈。
在綠蘿算法推出之前,SEO網站優化有一句名言流傳很多年:內鏈為王,外鏈為皇,更新為太子,結構為城池,若想城池永固,操練天天進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所有的SEO都是在做這幾項工作。百度綠蘿計劃,推出之后,各個seo群和論壇一片唏噓,百度搜索算法的調整,引發了一大部分網站排名直線下掉。很多傳統企業網絡營銷人員不是很健全的,在很長時間段處于懵逼狀態。
可以看出,這次“颶風算法”的主要目的是打擊哪些依靠軟件采集網站內容為主,缺乏自我創新原創文章的網站點。
這已經不是百度第一次提出要保護原創文章的網站了。那么為什么百度要這樣做,“颶風算法”之后我們網站的內容該怎么樣建設,網站SEO將會何去何從?
1.基于百度搜索生態考慮,現在在百度結果頁面充斥這各種各樣的廣告信息,一些原本質量過硬線下口碑良好核心技術優勢明顯的產品,但因為缺乏網絡營銷人才,而致使產品的搜索展現沉積于搜索大海之中;而展現在前列的都是網絡營銷推廣做的好的企業居多,且一家企業霸屏也不是什么太難的事。這對于百度搜索生態的商業價值觀相違背。
2.商業競爭環境加劇,迫使百度轉型。現在大家都知道移動端流量大于搜索端,百度搜索流量直線下滑,這些原因的背后是需求流量少了嗎?未必。是流量分散了。今日頭條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聞類APP中崛起的兩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算法+原生態內容;在2014年之前吧,百度搜索遏制住了80%的互聯網流量入口,僅僅三年過去了,百度還能稱雄于互聯網嗎?前途未卜。“變則通,通則久”,百度搜索自身需要變革,綠蘿算法1、綠蘿算2、颶風算法,我相信百度算法在接下來會調整的更頻繁,周期會越短。
3.深思一個問題:時間。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大會上闡述了一個觀點:好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的。乍一聽,很有道理呀,很符合網民的心聲,互聯網本身就是個工具,用完即走,多好呀。但這對于各大互聯網平臺呢?他們需要的是網民長時間的停留,停留就有商機,停留時間長商業價值越大,企業的產品就越值錢。百度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入口,如果不能留住更多的網民,不能夠給網民提供更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會被其他誕生的產品奪取本應停留在它上面的時間。那就離百度搜索下線不遠了。原生態創新性內容,是吸引網民長時間停留的重要部分!
“颶風算法”之后,那我們這些小站長,該何去何從呢?
首先我覺得我們不是大平臺,我們是依靠百度搜索而活的小站長。我們只能提供更好的內容,提供給蜘蛛爬蟲更喜歡的樣式,這樣才能夠把自己的網站優化到一個更好的排名,獲取更多的流量與商機。
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挖掘用戶的需求和內容的建設上面。內容方面要緊密結合用戶需求,以下4步是需要注意的:
1.挖掘關鍵詞,擴展二維度乃至三、四維度的用戶需求詞。分析隱藏在關鍵詞背后的用戶需求,先一步了構建需求內容。(篩選一些新出的關鍵詞擴展工具,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問我。)
2.為關鍵詞撰寫對應內容,內容的撰寫機遇需求擴展,內鏈相關內容,包裝賣點。
3.加強高質量友鏈互鏈;
4.頁面結構簡潔,工整;
百度颶風算法之后,是seo網站優化抄襲者的窮途末路,不是站長的窮途末路。
其實也無需擔心,百度搜索是一個平臺,還是需要各大站長給與貢獻內容,所以我們就按照百度現有算法調整步驟,在合理的范圍內做好網站優化工作,就能夠保證獲得更好的排名,更多的流量。Seo是抄襲者的窮途末路,不是站長的窮途末路。只要堅定為用戶提供專業的技能技術心得與經驗分享,百度算法如何變化,對精心耕作的站長也不會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