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和朋友聊天,似乎每個人都在談論未來,要成為怎樣的自己,要成就怎樣的人生。而未來,總是看似遙遠,又近的可怕。這瘋狂變化的年代,讓每個人越來越矛盾,越來越害怕,卻也似乎越來越勇敢。有時候真的很想要擁有超能力,幫助自己一路打怪,無所畏懼。
健身的時候,正好聽到古典老師“超級個體”這期音頻:
未來是一個個體崛起的時代,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崛起的時代。而這樣的時代需要一種新的超級個體,他們需要三種超能力:
1. 自我迭代的能力
2. 三種底層的元能力——生產能力、鏈接能力、傳播能力
3. 復原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超級個體” 古典老師
具體的解釋就不復述了,感興趣的話去聽原音頻(我真的不是托兒...)。
02
從學生時代起,我們就開始了自我的迭代。學習、應用、再學習、再應用,每一次再學習都是在給自己升級,按雞湯點的話說就是:要“努力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要“遇見未知的自己”。
每個人的心里似乎都有兩個觀念相悖的小人,一個正向,一個反向;一個積極、一個消極;一個保守,一個冒險;一個善良,一個邪惡;一個年輕,一個年長;一個理想,一個現實... 而家庭、社會的一言一語,專家、領袖、社會輿論的一字一句,都是這兩個小人成長的食糧,我們的內心與頭腦,似乎就在這一來一回的博弈間,一點點的成長為今天的自己。
人總是矛盾體,因為或主觀或可觀的原因;又或許沒什么原因,像是一種潛意識,總在內心的深處小聲的嘀咕著“如果當初”的一份遺憾。有人會說:一生一次,follow your heart,從你的心吧。又有人會說:no zuo no die, 安穩點將就著過吧。說來說去,卻還是說不清,人生的路到底該怎么走,顧忌著種種可能性,顧忌著對對錯錯。
03
生產即創造,生產力決定產能,不斷攝取知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增強自己的產能。可為什么好像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干貨,似乎看到了走向成功的路,卻總走不到目標終點?傳統的中國教育方式其實一直在強調的都是增強生產能力的過程,而俗話說的要謙遜、不要張揚,和一提起就遭遇白眼的“走關系”,卻正是這里的鏈接能力和傳播能力。
所謂“關系”,其實本身并不是什么壞詞,更多的負面含義其實是“不正當關系”,或者“不合法關系”,或是通過本沒有錯的關系衍生出的“不正當、不合法收益”。人類社會本身就是建立在關系上的,我們和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鏈接,形成朋友關系、工作關系、家庭關系、師生關系、情侶關系....?
古典老師這里還提出了一個“超鏈接”的關系,當代社會想認識一個人有太多的方法了,人和人、企業和企業間的關系從樹狀關系,改變成網狀關系,邊界消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4
復原力,就是“野火燒不盡”的野草精神,“打不死”的小強精神。人生在世哪有不挨刀、不掉坑、不看瞎幾次眼的,重要的是錯了就錯了,跌倒了就跌倒了,別陷進去變得“一朝被蛇咬”。很多傳統教育下的“打壓”其實也是種對復原力的訓練,經得住“打壓”的,就就是一顆強大的內心。
越是低落的時候,越要刻意樂觀,人的內心是很復雜的東西,一不小心,我們就會陷入自己制造的怪圈里繞不出來。我總說自己是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其實也沒什么不好的,把最壞的結果都想到,做好心理準備,然后樂觀的看著生活繼續,即使真的一如所料走到了最壞的那一步,又能怎樣呢?我們也只能竭盡全力,順其自然。
或許follow your heart和no zuo no die并不矛盾,像古典老師說的,最強的選手往往是always zuo,never die。人生,總要折騰折騰才精彩。
END
其實獨一無二的你自己,已是一種超能力,每個人都已是超級個體。人與人無法對比,成功與失敗,也都不能復制,所謂超越,也只能是不斷的超越自己。人生的路,總是要自己走完的,任何人都只是這路上碰巧通行的伴侶。別想著依賴任何人,也就不失望于任何人,想要的就自己爭取,得不到的也別怨天尤人。愿你我都能早日get到這些超能力,一路英勇殺怪,不斷的成為better versions of yourself。
誰說我,很脆弱。就偏要,不低頭。我勸你不要小看我。
謝謝,把我從云端推落。才讓我好好看清楚,整片天空。
誰說我,像煙火,就要美得不隕落。
———— S.H.E. 《超可能》
??我是摩卡卡,感謝遇見你。么么噠~
(本文為作者原創,無需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