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
? ? 文/六悅
? ? ? 題記:大家有沒有看某本書的時候被里面的人物姓名“折磨”夠嗆,然后各種蒙圈?我是有的,比如張愛玲的《小團圓》,雖說里面的沒有108位好漢,我也會手足無措,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畢竟這書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看,記憶力又有限,所以半回憶半看,終究還是有點吃力,但是我并沒有放棄,而是堅持,并且死嗑,還好把它完結了。
? ? ?作家圈里傳言說這是張愛玲最神秘的遺作,而且是手稿原作出版,倍受矚目。恕我愚昧,是不是文化修養(yǎng)不夠,我怎么感覺讀來非常混亂,我已然跟不上愛玲的節(jié)奏。所以完全不能感受其他評論家的感受,只是覺得活在那個年代的人都太過沉重了,這里面歡樂也有,美景也有,但不足以平復我內心的混亂。
? ? ?我覺得它太雜糅了,時間跳躍很大,明明這一段文字在講這件事情到了下一段又在講其他的事情,人物各種穿插,各種出面,我都搞不懂我自己再看什么,以至于經常回過頭去看看前面的內容,然后才能抓到一點脈絡,我的乖怪,是我太笨了么?我覺得也不至于啊。但是轉念想想,即便如此,我也是不能“自愿暫停不讀了”,既然拿起來了,就要好好的把它看完,這才是一種良好修為。
? ? ? 我雖然把它“貶"了好一通,但是我覺得愛玲的文字還是很有趣的。比如:“九莉這兩天剛戴上眼鏡,很不慣,覺得是驢馬戴上了眼罩子,走上了漫漫長途。”看到這里,我忽而急得想起我自己來了,我是一個戴眼鏡的漢子,已經很多年了,成了習慣,而且這漫漫長路是走上了,估計到老了,可以摘下來,停下這行走的步伐了。比如:“我不覺得窮是正常的。家里窮,可以連吃點水果都成了道德問題。”愛玲把窮都可以延伸到道德問題上來,我瞬間覺得我這樣一個窮鬼是沒有任何道德可言的了,可偏我又是一個知禮義廉恥的人,這好像又跟愛玲說的相悖了,這,愛玲老師,你又做何解釋呢?這樣的比如有很多,如此說來,這本書還是值得一看。
? ? ? 張愛玲的作品看的極少,以前也是一些間接性的亂看,這次挑了本神秘本,印象深刻,也算是拜倒在愛玲老師的石榴裙下了,不希望能有多大的造詣,能學習到,能感受到就是非常的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