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已結束,四月悄然來臨,現在待業狀態中的你,在“金三銀四”的招聘黃金時期,找到工作了嗎?
所謂“金三銀四”,是校招也是社招的高峰時期,每年的春招主要集中在三月和四月份。
可是,今天的春招比往年來得晚一些,因受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延遲復工,導致春招計劃延遲。
而且受疫情的影響,各大企業的運營狀況也受到了一定沖擊。
在如此狀態下,對于正在找工作人們來說,又將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呢?
一、找工作面臨的2大挑戰
01、企業招聘需求縮減
2019年經濟寒冬已經讓一部分企業處于岌岌可危的狀態,2020年初的疫情讓更多的企業陷入到舉步維艱之中。
為了生存下去,企業首先考慮的就是開源節流,而壓縮人力成本是開源節流最關鍵的方法。
所以,企業的招聘需求會縮減。
企業招聘需求縮減,也就意味著增加了求職人士的就業競爭壓力,降低就業機會的比率。
然而,在這場大部分企業都想“求存”的當下,不僅僅是取消招聘和緊縮招聘。
裁員、降薪、減少辦公開支等方式更是成為他們“求存”的方式。
其中已有部分我們孰能知悉的公司已經開始采取了裁員、降薪等方式緩解壓力經營的壓力。
2月24日水滴CEO沈鵬在內部信中稱,公司高管自愿降薪20%,一般員工降薪10%。
諾基亞財富三位董事0月薪,高管降薪30%-40%,員工每月5個工作日無薪休假,工資少近1/4。
教育公司松鼠AI創始人栗浩洋表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
新潮傳媒除了裁員10%、高管降薪20%外,某分公司銷售人員稱,二三四月份績效也被取消。并讓員工填自愿倡議書,表示自愿放棄2-4月份的績效。
而衣邦人這種高端服飾定制平臺則是直接采取了裁員模式。
裁員、降薪都是為了企業讓自己能繼續活著,也能讓大部分員工活著。
所以,在面對2020年運營狀況不佳,經濟緊縮的財務風險狀況下,裁員、降薪、緊縮招聘...成為多數企業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據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春節后10天人才趨勢觀察》顯示:
2月3日至2月12日期間,處于"生死邊緣"的小微企業(100人以下)對于招聘人才的需求驟減70%。
或許,在2019年年末還計劃招聘的公司,在疫情發生后取消了招聘計劃。
而原本擴大招聘規模的公司也在疫情之后壓縮了招聘計劃。
企業招聘的縮減,增加了就業人士找工作的風險,就業比率也將減少。
02、崗位競爭壓力大
2020年初的疫情,不僅會影響到企業招聘需求的縮減,更是導致了某些崗位的不招。
譬如,在本次疫情中受到最大影響的餐飲行業、旅游行業、航空行業、電影行業等等。
因長期不開工,沒有盈利收入,每天還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工成本,為了縮減人力開支,不得不對某些崗位進行裁員。
即便是沒有受到影響很小的公司,也會在這個時期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
譬如,日常的一些邊緣崗位、邊緣部門,如果占據的成本較大且貢獻程度較小的話,則會直接砍掉,或是對這些崗位和部門停止招聘。
即便是一些核心的崗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去壓縮人力成本,以前2個人干的活,現在1個人干。
所以,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崗位的競爭壓力。
除此之外,春招計劃的人數也同樣會加大就業的競爭壓力。
春招面向的對象不僅僅是2020年應屆畢業生和社會重就業人士,還有來自2019年考研失敗的一批畢業生,還有2019年年末受經濟影響導致裁員的失業人士。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業人士的競爭壓力。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也將很多人置之于“危機”之中,能否成功就業成為了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如何將這場“危機”化為“轉機”,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找到工作呢?
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做好萬全的準備,以不變應對萬變。
運用適合的方法提升找工作的成功率,才能在“危機”中求得“一機”(一個機會)。
二、如何將“危機”化為“轉機“?
01、摒棄“單一”的求職模式
所謂“單一”的求職模式,是指只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
在互聯網和自媒體發達的今天,招聘渠道不再只以招聘網站作為媒介。
還有公司網站、公司微信號、公司推廣微信號、公司內推招聘、人脈關系介紹等等方式。
所以,想要成功就業,首先就要利用好投放簡歷的渠道。
我們可以通過以上媒介進行投遞,特別是比較大的企業,較為流行的方式都是內推方式,可以找這些幫你進行內部推薦。
更是要學會需要利用人脈關系幫助找工作,譬如舊同事、家族關系、朋友等等。
無論是內推還是人脈關系,都能直接躲避掉在海量簡歷中被刷掉的情況。
通過這兩種方式你的簡歷可以直接到達HR手中。
至少,能看HR看到你的簡歷,提升面試的機會。
“多元化”的投放渠道,能快速、高效地找到匹配自己的工作,提升找到工作的成功率。
02、適時調整求職方向
疫情之下很多行業受到了波及,損失慘重,比如餐飲、旅游、航空、電影等行業。
所以,在找工作時,如果你想在短期內就業,就不太建議去以上這些行業,因為這些行業的恢復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非常大,能不能恢復過來也是個未知數,起碼上半年不會好過。
所以在這種時候更需要懂得審時度勢,避開這些雷區行業,去找那些有發展潛力或發展前景的行業。
如果因專業限制,一定要去的話,要選擇行業里的頭部企業,比較穩妥。
那我們可以去哪些行業呢?
醫藥行業、生物行業、線上教育行業等,因為這些行業不但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反而因疫情而受益。
除了這些行業以外,還可以關注哪些行業信息呢?
譬如在線生鮮、電商、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企業服務(線上辦公)、以及互聯網類生活服務行業。
因為此次的疫情,危中有機,衍生出更多的行業,也帶動了更多行業的蓬勃發展,未來資本更愿意往這些行業里投錢。
所以,在求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謹慎調整求職意向,選擇比較穩妥的行業。
當然,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有一定的時間周期。
如果你從長遠來看,不需要在短期內快速找到工作,可以根據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來合理規劃。
03、對個人進行復盤總結
無論你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還是正在找工作的職場人士,都要學會復盤總結。
研究表明,長期做復盤的人,比那些從不總結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對于職場人來說,懂復盤總結、會復盤總結的人,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與優勢。
辭職,不等于與過去徹底決裂。
辭職是為了在過去失敗的工作中提取經驗,做出改善。
為了下一份更好的工作,更為揚長避短,讓面試官看到個人優秀的一面。
對于應屆畢業生而言,復盤個人在校期間的優異表現以及個人特長技能,能促進個人成功找到工作幾率。
所以,我們要學會多個人工作進行復盤總結。
德國哲學家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夠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機會改正。
總結經驗教訓,就需要優化簡歷,簡歷到了HR手上,也是你遞給HR的第一張名片。
所以,優化個人簡歷,讓簡歷與公司所需人才相匹配,能大大增加成功找到工作的幾率。
04、調整心態,隨時做好面試的準備
疫情期間的“深度宅、葛優躺”,讓很多人忘記了工作的狀態,也養成了一些壞習慣和壞毛病。
心理和身體都變得遲鈍起來,長久地保持這樣的生活狀態,人會變得越來越懶散。
因此,即使在家中也要用工作時的作息要求自己。
可以看看書、學習一些工作上欠缺的知識和技能,為找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同時,調整個人心態,只有自律嚴格的要求自己,才能擁有找工作的自信。
隨時做好面試的準備工作,提前學習線上或線下的面試技巧,面試注意事項等等。
成功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拿到公司的入場券,這才是找工作的關鍵!
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最后,不管疫情是否還在延續,金三銀四是否過去,愿我們都學會掌握求職找工作的方法,將“危機”化為“轉機”,帶著一顆積極自信的心拿到“入職”的門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