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讀者不必認為偏激或擔心躺槍,以下只是以自身經歷而發的感想,不針對任何與我無關的人。
雖然現在農村發展迅猛,較之前完全顛覆了人們對農村的印象,但我確信,還有那么一大批城里人,對農村和農村人是不屑的、是嗤之以鼻、是瞧不起的。我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從來不以此為恥,卻在無形中感受到有些城里人特有的鄙夷,令人厭惡。
還記得我剛工作那年,中午休息時和同事外出散步,不知不覺走到了我出租屋附近,幾個丫頭起哄要上樓看看。那時住的是兩層樓的民居,雖然簡陋了些,但收拾的也是相當干凈整潔。大家有說有笑的進屋落坐,只有一位姐姐立在狹小的廳里不肯坐下,與我們這些鄉下來的孩子顯得格格不入??吹贸鰜恚鞘且环N拒絕,更是一種嫌棄,我沒說什么,但從那刻起,就下定決心在這個城市留下來,努力去證實農村人并不比城里人差!
當時的一位女領導知道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倒也好心,把她家姑娘不知哪年的舊衣服拿到辦公室施舍于我,還口口聲聲念叨著這些都是好衣服,扔掉可惜之類的話。說實話,那些衣服就算拿回農村都不會有人稀罕的,在她眼里,我只是僅次于垃圾桶的功能了吧。為了讓領導有個臺階下,便全盤收下。我沒說什么,后來有意識的在生活質量上、衣品上提升檔次,以此來回應女領導的憐憫和不屑,自然而然的,她再也不拿舊衣服來了。
我的朋友圈子里大部分都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大家都奔著能在市里站穩腳跟,能有更好的發展、能給家人一個不錯的生活,踏踏實實,勤勉奮進,如今房、車、孩子甚至二孩子都有了,與城里人的生活也沒什么兩樣。但那些不讓兒子找農村女朋友、不讓女兒找農村男朋友的擇偶標準仍然不絕于耳,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不知何時才能改變。
就在昨天,一領導夫人去海南裝修剛買的海景房,在陽臺要不要擴大一些與領導產生爭議,夫人要擴,領導覺得沒必要,微信里溝通半天無果。領導問我們幾位同事家陽臺都多寬作為參考,我說:90公分,另一同事說100公分。領導微信匯報調查結果,夫人抑揚頓挫說:那是他們沒條件,那是他們沒條件!尖酸的語氣還帶著氣憤,意指老公為何要跟我們比。辦公室瞬間安靜了,領導夫人的余音消散卻無聲無息啪啪打著我們的臉,火辣辣的,很燙很燙。確實,在經濟上講,我們這些農村孩子都是“沒條件”的人,但這次我就要說說了。
你們是城里人,我們是農村人,你們的父母都是雙職工,退休享受養老金、醫療保障,不用你們操心贍養老人,他們退休后還可以給你們照看孩子,你們活的瀟灑,一身輕松;我們父母都是農民,社會保障少的可憐,只要身體足夠支撐就要下地干活,不管經濟上還是生活上都不能幫我們。我們活的拘謹但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給我們最質樸的教養。
你們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吃好的喝好的,受的教育也是極好的,萬千寵愛于一身;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幾個,大的看小的還要負責家中零活,父母忙于生計沒精力寵愛有加,上學更是成了奢侈。即便如此,我們珍惜得來的一切,認真學習,努力工作,換來了現世安穩。
你們繼承了父母的家產,經濟條件好,起點高,人脈廣,做事更容易成功;我們白手起家,從無到有,雖然生活曾經艱辛,但視為對我們意志的考驗。風雨過后的彩虹才是人生旅途最美的風景,我們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歇,始終帶著理想飛奔在路上。
你們的孩子從小享受著來自家中各方的疼愛憐惜,吃美食穿名牌上名校,我們的孩子普普通通,不矯情,不驕傲,陪著父母風雨無阻。我們更愿意將尊重、擔當、堅強、樂觀的生存法則傳授給下一代,讓他主宰自己的人生。
對于城里人,我想說,你的優越感是與生俱來的,但不是永久的。請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用平等的心態來對待農村以及農村人,給人尊重,不去做無形的傷害,不做有錢沒素質的滑稽小丑。你我相差的也無非就是個出身而已。
對于農村人,我想說,自立更生是王道,腳下生根才能枝繁葉茂,是農民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窮志短,堅持你認為正確的,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勇往直前才能超越一切,獲得美好的未來。
我從來不對別人隱瞞自己的農民身份,你若傲慢不遜,我只與你井水不犯河水,你若輕視鄙薄,我只與你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自卑不討好不附和,這就是我對某些城里人最恰當的修養呈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