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我活的不夠灑脫
應該是前天的事,我們大伙在辦公室聊天。我說啊,有事做的時候覺得挺好,沒事做的時候覺得太無聊了,在瞎玩著浪費時間。以后一定要利用閑余時間,看書,出來跑步,背單詞。校長說,你活的太不夠灑脫了。每天想干嘛就干嘛,想玩就玩,想怎樣怎樣,那不叫浪費時間。不應該給自己說那些話,下定一些目標,限制自己該干嘛干嘛。這句話也有道理,當然任何事都有兩面性。
有時候,確實覺得自己挺煩的。每當覺得自己一天沒有做什么有意義的事的時候,都會在心里嘮叨自己,不應該怎么怎么樣。按說,這種想法挺好的。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激勵自己發生改變,變得更好。但是卻會因為這種小事影響一時的心情,畢竟像我這種人不可能每天都特別努力,或者說一般人都不可能一直努力。可能是總覺得自己努力不夠,但又實在在周圍找到一個可以標桿的榜樣。于是不時愧疚,不時頹廢。可能是真的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而行動有點跟不上。也可能是環境決定了現在反復徘徊的我,也可能是自己不夠成熟。記著昨天看《少年黃飛鴻》其中無相大師說的一句話,平常心看待一切。挺簡單的一句話,自己并不做到,但總有人做得到。慢慢來,還好我還年輕。
怎么來定義一段時間被浪費了,是沒有做于人有意義的事,還是沒有做于己有意義的事。想起來小學的時候看的一個漫畫了:有個小孩子在等公交車,覺得時間過得好慢。有一個人自稱收購時間的老人路過,他把自己等公交車的時間給他了。直接到了學校,開始上課后,又覺得上課太無聊了,應該直接自由的工作,然后把上學的時間又舍棄掉了。等到工作的時候,他又覺得上班的時間太枯燥了,把上班的時間又送出去了。慢慢的,他老了,躺在床上行將就木,發現自己的人生并沒有多少了,關鍵是自己并沒有真正度過人生。所以我應該平常心看待每一段時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時間是被自己度過去了,而不是報著被時間浪費掉的心理。度過去的時間就是人生,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是發呆瞎想,打電腦游戲,無所事事。
當然,也不應該放棄努力,只是應該平靜的看待已經過去的時間,已經發生的事,已經錯過的人。
冥冥之中,擁有什么在控制著一切,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