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此間的少年》不得不說的事情。
師兄說《此間的少年》是一本需要讀很多遍的書,所以我信了。
第一次聽說此間是在大學時某個百無聊賴不知是上午還是下午的時間里,那時候被《此間》電影里令狐沖的獨白吸引住,于是網上搜來這電影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那是汴京大學學生會拍的電影,電影里面的每一個畫面都是那些閉著眼睛都能細數出來的場景,太熟悉了。開學時紅旗招展,一草一木,28樓,夜里昏黃的燈光和校道,北大西門的燒烤鋪子,學三學五的雞腿,農園的小炒,南門的包子,校園里泛黃的銀杏樹,籠罩著霧氣的校園清晨,以及透著青春氣息的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令狐沖喬峰康敏段譽王語嫣阿朱歐陽克,他們身上時時刻刻幻化出來的你我的影子,讓人恍惚而沉醉,似乎時間從未溜走,你還是那個穿著白襯衣的少年,桀驁不馴,玩游戲打牌,常常在宿舍里到處借水泡方便面,逃課讓舍友交條子,考前瘋狂臨時抱佛腳,幫別人寫情書……她還是那個穿著素色裙子,用白手絹束起長發的女孩子,時而溫順時而淘氣,在日記本上反復記錄著那些將定未定飄忽不明的愛情。銀杏樹下的約定,少年時的豪情,仿佛一切都未曾走遠~
我知道那些都是在園子發生過的真實的故事,那些細細碎碎清晰又朦朧的片段也時常出現在我的夢里,那時候無總是以為,等我有一天去了PKU我也是會和我的同學用雞腿打賭,我也會和他們一起暢聊家國天下少年志向,我也會和他們一起去西門外面刷館子,我也會遇到楊康或者令狐沖們,那時候我正在備考研究生,在遙遠的南方,想象著園子里的一切,滿懷憧憬,幸福又滿足。可惜那些臆想出來的場景最終都只呆在夢境里,無法變成回憶。
記得那時候看完電影去找江南的書來看,一遍又一遍重復讀著那些故事和人。然后把孫欣姐唱的主題曲《轉身之間》下載下來一遍又一遍地聽,聽那些走遠的時光,回想和銘記那些銀杏樹下的約定,以至于那些日子我聽著歌,走在我們學校那條終年都是綠色的校道上,幻想著它們是北大泛黃的銀杏小道。
小說里細密的情緒和情節,遠遠勝過電影里的畫面,然而他們都是一體的,誰也沒有離開誰,有時候看電影里段譽翻著手上的詩集嘴里念念有詞,眼睛瞟著窗外,就會想起書里說的,他在等每日路過他窗前銀杏樹的女孩子王語嫣。
有時候聽著令狐沖的獨白,內心會忽然間頓悟,或者豁然開朗,有時候也會抹上一層淡淡的惆悵。
我一年會翻看幾遍電影,每看一次都會深刻地陷入到情節里,看到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畫面,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哪里有笑點,哪里讓人忍禁不禁,哪里又會讓人想起現實的情景。那些打賭過的雞腿,幫男生追女生做整體表白方案的楊康和令狐沖,憨厚的郭靖收服了野蠻的小妖女黃蓉,搞笑的宿舍四人組,甚至看著一群人蹲在路邊吃燒烤的場景都讓人無比感慨和懷念。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會像楊康和令狐沖多一些,上學那時候年少輕狂,志向遠大,總會有一些讓人專注得無法忽視的事情,但是那都是與風花雪月無關。有時候想起楊康和穆念慈之間無疾而終的愛情,也會暗暗覺得無比郁悶和可惜,依稀也會想起現實中回憶里那個等了10年的少年,似乎那比電影里更加令人無可奈何。然后是喬峰和康敏之間的恩怨糾葛,覺得命運就是這么捉弄人啊,除了嘆息還能說什么呢?想起朱老師和令狐沖深夜散步結束后令狐沖的那一番感慨,和朱老師離去的蕭索的背影,憂傷又一下子竄上心頭卻也是無以言表,只能用上令狐沖那一句“人生真的是寂寞如雪啊”。是啊,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與人說的只有二三,能像郭靜和黃蓉那樣的有情人終成眷屬,人生事事如愿的又有多少呢?也許因為有那些遺憾,青春才能稱之為青春吧。
這是一個貫徹了我整個青春的故事,故事里的少年們,依然安靜地呆在故事里,有時候想想,他們不能成為我的現實的一部分,異常遺憾。可他們在我的回憶里依然那么鮮活,那么棱角分明,那些永遠活在時間里拉不出來,自己也回不去的場景和人,就讓他們永遠呆在那里吧。少年永遠白衣翩翩,姑娘永遠年輕漂亮長裙飄飄,他們都不會老去,不會沾染一絲一毫的世俗氣息,只有純粹的理想主義和心澄氣明。
這是一篇欠了很多年的影評+書評,從2012年開始,這個故事被咀嚼過很多遍,每一遍都能讓人重新活過一次。我知道此時心境不似往昔,此時的語境也無法道出那些年里消縱即逝的心情,和無數日夜堆積起來的有關青春和夢想的沉甸甸的情愫,此言只訴此時此景此時此地此身此心。
就這樣和回憶相安無事地握手言和吧,少年!
There ?they were!————By Chris ? ?2016·1·19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