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網易的一個專題——空巢青年。
圖片引自網絡
和朋友對這個話題聊了幾句,說起來有些共鳴,畢竟如今太多的年輕人遠行在外,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難免孤單。但心里總覺得,這話題,有些矯情。
一個人能有機會,為自己的生活、理想而去遠方奮斗,本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罷。大概是在《鏘鏘三人行》里看到過一位前輩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會享受獨處”。獨生子女,習慣了“中心感”;社交時代,習慣了“在線”。所以,我們似乎已經不太懂,一個人的時候,做些什么?
寂寞男生打dota,這本是句戲言,但也算寫實,在網絡上與他人交互,不失為消磨時光的好方法。只是細細想來,其實這是個多么好的時代啊,讀書,音樂,酒,茶,美食,歌舞,這些古人欲求不得的生活內容,隨手可得,也許我們是患了選擇恐懼癥而已,所謂孤單,不過是矯情。
山路
什么是孤單?我想起了兩個孩子。
一個是我的學生,小姑娘13歲了,父母在外打工。每個周末,她回家,一個人,打理好家里的事情,隔壁的奶奶和媽媽關系不太好,不遠的表哥表嫂,堪稱“好吃懶做”。她性格里常常透著一股倔強,而每想起她,都很想讓她放松一點點。
還有一個孩子,他在邵老師的班級里是最淘氣的孩子,坦白講,這個年紀的小學生男孩,這樣的性格,大家都有點厭煩,大概,就是旋渦鳴人那樣吧。而他的家,也真的是那樣,小男孩不像小女孩那樣細膩,臟臟亂亂的家,一人,一狗。
遠山
空巢啊,這個詞不是那么簡單。
偶爾矯情尚可,卻也別太當真。志在四方的青年,你們其實,挺幸福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