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讀財報就出局上課內容進行復制摘錄,如有不懂之處,請加入不讀財報就出局,聯系人林老師,微信lin466031 。
《五大數字力》簡介,方便建立整體的概念,每天學習其中的一個指標,最后完成財報大盤點:
有了最重要的“比氣長”的觀念之后,就要學習投資的公司“經營能力”如何,進入第二部分學習:
一、概念
什么叫“經營能力”,換個角度,大白話就是“翻桌率”。
大家有沒有去海底撈吃飯啊,門口等待用餐隊伍從頭看不到尾,都是人頭在攢動,店里每張桌子接待客人好幾波,對不對?但旁邊的那個啥啥啥(不敢點名,怕老板罵)門庭羅雀、賓客稀少。真是鮮明對比。
餐廳的翻桌率,就是企業的經營能力,當然是越高越好!
上面例子中的桌子就是餐廳的資產,餐廳經營能力好不好,看看這張桌子一年能為公司做幾趟生意?
引申向公司,一般公司有三個重要資產,分別是:應收賬款、存貨和固定資產。
這些資產一年能為公司做幾趟生意?就是所謂的“經營能力”!
二、公式:
“經營能力”第一個指標B1“應收賬款周轉率”在第一部分學習過了,說的是“應收賬款”這個資產今年為公司做了幾趟生意,對應的是“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即平均收現天數,復習一下:
學習的這個資產“存貨”和“應收賬款”類似相通:
“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應“營業收入”,說明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存貨周轉率”對應“營業成本”,存貨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存貨資產變現能力越強,說明產品在倉庫停留的時間越短,產品在市場上越暢銷。
這里補充解釋下為什么“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應“營業收入”,而“存貨周轉率”對應“營業成本”:
因為存貨周轉率中的存貨,并不是按照存貨的市場價格,而是買入存貨當時的成本價,所以用“營業成本”,而不是“營業收入”。
貨品如果已經賣出去了,那就是按市場價,例如“應收賬款”,計算時取的是“營業收入”。
三、計算實例
以計算“海天味業”2016年的“存貨周轉率”和“平均在庫天數”為例
1、期初存貨(2015年)、期末存貨(2016年)分別為:9.99億、9.39億。(“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找)
則“平均存貨周轉余額”=(9.99+9.39)/2=9.69(億元)
2、營業成本:為91.43億元(“營業成本”在“利潤表”中找)
則:“存貨周轉率”=91.43/9.69=9.4(次)
?“平均在庫天數”=360/9.4=38.2(天)
和財報說進行核對,結果一致!
四、判斷指標
MJ老師對“平均在庫天數”指標總結如下:
1、<30天,經營能力非常優異!
2、30~50天,通常在流通業中屬于模范生了!
3、50~80天,經營能力不錯!
4、80~100天,大多為B2B(公司對公司)業務!
5、100~150天,工業類或原物料行業(如石油、鋼鐵等,需求不旺盛)。
6、>150天,要么能力不佳、要么屬于特殊行業(如造船、造飛機、奢侈品、房地產公司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看單個公司的數據和趨勢,還一定要注意在同行中橫向比較,所以財報一定要多看,練就對橫向行業數據的把控能力。
五、同行比較
繼續“食品行業”的比較
“元祖股份”在這個運營能力指標上相當優異,這和實際也是相符的,作為賣蛋糕的公司,它的產品在庫天數肯定短,平均26.6天就賣掉一個。
“海天味業”表現也非常不錯,達到模范生的標準。
“金字火腿”好像有點問題,手上又沒錢(現金占總資產比率僅為1.5%,又不是收現金的企業,銷貨天數還很長),雖然我理解你的火腿腌制加工需要很長時間,但真心,指標不是太好啊!